商務部日前公布2008年第二批一般貿易焦炭出口配額顯示,獲得配額的企業由去年的39家減少到32家,配額總量與去年持平。業內人士表示,焦炭出口權集中的趨勢日趨明顯,更多的企業將退出焦炭出口市場。
根據商務部公告,此次32家企業獲得總計239萬噸的焦炭出口配額,與第一批的962萬噸出口配額合計1201萬噸,較去年的1215萬噸配額相比減少了14萬噸。
盡管今年焦炭出口配額量與往年相比并未下降太多,但焦炭出口權逐漸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今年年初,商務部公布了2008年焦炭出口配額申報條件,進一步提高了焦炭出口企業配額申報的門檻。而焦炭出口權的逐漸集中,意味著企業之間的分化將愈加明顯,行業龍頭有望獲得更多的出口配額。
近年來焦炭出口配額的分配越來越公開透明,配額的分配方向逐漸由貿易型企業向生產型企業傾斜。在本次公布的239萬噸配額中,中煤焦化、山西大晉、山西焦炭等幾家生產型企業均獲得了11萬噸的配額,而中鋼、五礦等傳統貿易企業所獲得的配額略有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焦炭出口配額逐年穩步下降而出口權逐漸集中的趨勢,符合國家對焦炭等資源性產品的政策傾向。從穩定國際市場、減少貿易爭端的角度看,出口配額應在穩定的基礎上減少。
與此同時,近期有業內人士透露焦炭出口關稅可能會再度提高,從目前的25%調整到30%,這與近期焦炭出口量出現反彈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焦炭744萬噸,同比減少7.5%,但6月份單月出口150萬噸,同比增加15.4%。事實上,今年年初出口關稅大幅提高后,我國焦炭出口量曾一度連續4個月出現同比下降,而5月和6月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源自: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