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經貿
合作關系,推動了雙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同時在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經濟加速發展及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為中國工程與
起重機械出口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根據海關編碼(148個)統計,2007年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出口18.41億美元、同比增長179%;進口5,715萬美元、同比增長163.3%,進出口貿易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一、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出口成為亮點
縱觀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出口發展,自1997年出口792萬美元的起步階段,發展到2007年的18.41億美元,十年來增長了232倍,發展迅猛。
比較2007年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全世界出口,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出口增長幅度最高,成為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全球出口中的閃亮點(詳見附表三)。
附表三:2007年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市場分布
地區 |
國家與地區數量 |
出 口金 額(萬美元) |
同比增長(%) |
占出口比(%) |
亞 洲 |
46 |
690840 |
51.21 |
46.58 |
歐洲 |
43 |
306385 |
88.87 |
20.66 |
北美 |
3 |
181916 |
-2.66 |
12.27 |
非洲 |
52 |
161757 |
67.50 |
10.91 |
南美 |
40 |
105762 |
131.57 |
7.13 |
大洋州 |
14 |
36056 |
38.96 |
2.43 |
總值 |
198 |
1483141 |
52.20 |
100 |
2007年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同時邊境小額貿易、加工貿易和租賃貿易也保持快速增長。2007年一般貿易項下出口12.49億美元、增長185.13%,占對其出口總額的67.84%;邊境小額貿易出口2.05億美元、增長255.1%,占對其出口總額的11.12%;加工貿易出口1.96億美元、增長202.5%,占對其貿易總額的10.63%。
2007年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原獨聯體國家出口均翻番增長,按對這些國家出口額排序如下:
俄羅斯 8.15億美元 增長248%;
哈薩克斯坦 6.18億美元 增長123%;
烏克蘭 1.09億美元 增長259%;
烏茲別克斯坦 1.08億美元 增長129%;
土庫曼斯坦 6,518萬美元 增長178%;
阿塞拜疆 3,793萬美元 增長335%;
吉爾吉斯斯坦 2,452萬美元 增長163%;
塔吉克斯坦 2,094萬美元 增長92%;
拉脫維亞 957萬美元 增長51.7%;
立陶宛 909萬美元 增長155.5%;
格魯吉亞 833萬美元 增長437.9%;
愛沙尼亞 666萬美元 增長171.9%;
白俄羅斯 654萬美元 增長105.6%;
摩爾瓦多 162萬美元 增長553.%;
亞美尼亞 108萬美元 減少26.4%。
二、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商品
——特種工程機械(車、船)出口23,424輛、2.89億美元、增長523.2%;
——鉆探掘進機械出口2.75億美元、增長264.6%;
——裝載機出口7,631臺,2.22億美元、增長228%;
——工程機械零件出口26,890噸,1.95億美元、增長49.7%;
——起重機械及零件出口1.52億美元、增長252.1%;
——礦石、水泥機械及零件出口1.47億美元、增長155.4%;
——汽車起重機和底盤出口1,100臺,1.27億美元、增長381.6%;
——傳輸機械出口9,478萬美元、增長45.5%;
——挖掘機出口1,142臺,9,463萬美元、增長95.8%;
——叉車和堆垛機出口109,519臺,8,703萬美元、增長112.9%;
——推土機出口925臺,7,979萬美元、增長173.4%;
——平地、鏟運機出口2,047臺,3,902萬美元、增長212.4%;
——壓路機出口11,222臺,2,626萬美元、增長134.9%;
——攤鋪機出口85臺,855萬美元、增長176.5%;
——風動工具及零件出口424萬美元、增長55.8%。
三、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企業
2007年工程與起重機械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出口經營企業1968家、增長56.94%。私營企業數量、出口額和增長幅度位列首位,1329家私營企業出口8.05億美元、增長265.75%;389家國有企業出口7.58億美元、增長率133.54%;173家三資企業出口2.35億美元、增長率148.1%;集體企業出口較少。
裝載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特種工程機械(車、船)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中國重型汽車有限公司、第一汽車集團進出口公司和安徽華菱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礦石、水泥機械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方圓集團有限公司和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
汽車起重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新疆新諾工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和長沙浦沅進出口有限公司。
叉車和堆垛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安徽合力工業車輛進出口有限公司、浙江杭叉進出口有限公司和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
推土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山東山推工程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和河北宣化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平地、鏟運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卡特彼勒路面機械(徐州)有限公司。
壓路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龍工(上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挖掘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小松山推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和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
攤鋪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和鎮江華晨華通路面機械有限公司。
鉆探掘進機械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中國石油技術開發公司、四川宏華國際科貿有限公司和湖南山河智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其它商品由對外貿易公司經營出口為主。
四、從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進口工程與起重機械情況
中國從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1997年進口799萬美元工程與起重機械,發展到2007年的5715萬美元,十年來增長了615%(詳見附表二)。
2007年中國從俄羅斯等7個獨聯體國家進口工程與起重機械,按進口額排序如下:
國家 |
進口工程與起重機械 |
比例 |
白俄羅斯 |
5252萬美元 |
增長223% |
俄羅斯 |
207萬美元 |
減少45.1% |
愛沙尼亞 |
113萬美元 |
增長49.3% |
烏克蘭 |
95萬美元 |
增長1.1% |
立陶宛 |
48萬美元 |
|
2007年工程與起重機械進口增長顯著的商品主要有自卸車等商品(詳見附表五):
表五:2007年工程與起重機械從海關編碼商品
商品名稱 |
進口數量(臺) |
增長率(%) |
進口金額(美元 |
增長率(%) |
電動輪非公路用貨運自卸車 |
44 |
388.9 |
41414050 |
679.9 |
車輛用變速器 |
92 |
109.1 |
1192318 |
102.8 |
礦物分類、篩選機器 |
2 |
100.0 |
46138 |
341.1 |
五、譜寫貿易與合作新篇章
——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優勢顯著。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產業基礎是五十年代在蘇聯幫助下建立,尤其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涌現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產品研發能力的生產制造企業。這些企業開發生產出具備一定技術含量和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創造出矚目成績。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從2004年到2008年已經連續五年增長幅度超過機電產品增長幅度;同時連續五年進口增長幅度低于機電產品進口增長幅度。近年來在發展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貿易與合作方面,更是具有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特殊優勢,發展突飛猛進。
——要重視做好市場開拓與維護工作。中國企業應當做好開拓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市場的部署,特別要考慮如何在這一市場推廣優質產品、經營知名品牌,形成這一市場中國品牌號召力。由于工程與起重機械在使用過程涉及人身安全因素,因此要確保出口產品質量。要重視與完善商品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目前在這一市場中國知名品牌企業處于出口主導和領先地位,但是要防患于未然,防止和杜絕無序競爭局面的出現,可以借鑒國際知名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經驗,推行代理制,建議提高出口企業準入門檻。2007年中俄機電商會成立,它是兩國企業共同參與、兩國政府積極支持的行業組織,作為橋梁和紐帶,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加大從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進口力度。十年前我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進出口貿易處于平衡狀態,1997年出口工程與起重機械792萬美元、進口799萬美元。近年來我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進出口差距拉大,需要采取措施,增進中國市場對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商品的了解與關注。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可以利用在中國的重要展覽會,如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舉辦的亞洲工程機械展和著名的廣州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等展會,加大商品宣傳力度。
(源自:機電商會 作者:張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