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工藝與設備介紹之一
選礦工藝技術與選礦設備的發展是同步的,設備的技術水平不僅是工藝水平的最好體現,其生產技術狀態也直接影響著生產過程、產品的質量和數量以及綜合經濟效益。
1 粉碎工藝與設備
粉碎是大塊物料在機械力作用下粒度變小的過程。粉碎是礦物加工過程的重要環節。粉碎可分為四個階段:破碎、磨礦、超細粉碎、超微粉碎。粉碎過程是高能耗的作業,粉碎過程的基本原則是“多碎少磨”。
1.1 破碎流程
(1)一段破碎流程。一段破碎流程一般用來為自磨機提供合適的給料,常與自磨機構成系統。該工藝流程簡單,設備少,廠房占地面積小。
(2)兩段破碎流程。該流程多為小型廠采用。
(3) 三段破碎流程。該流程的基本形式有三段開路和三段一閉路兩種。
(4)帶洗礦作業的破碎流程。當給料含泥(-3mm)量超過5%~10%和含水大于5%~8%時,應在破碎流程中增加洗礦作業。
1.2 磨礦分級工藝流程
(1)球磨、棒磨流程
對選礦而言,采用一段或兩段磨礦,便可經濟地把礦石磨至選礦所需要的任何粒度。兩段以上的磨礦,通常是由進行階段選別的要求決定的。
一段和兩段流程相比較,一段磨礦流程的主要優點是:設備少,投資低,*作簡單,不會因一個磨礦段停機影響到另一磨礦段的工作,停工損失少。但磨機的給礦粒度范圍寬,合理裝球困難,不易得到較細的最終產物,磨礦效益低。當要求最終產物最大粒度為0.2~0.15mm(即60%~79%-200目),一般都采用一段磨礦流程。小型工廠,為簡化流程和設備配置,當磨礦細度要求80%-200目時,也可用一段磨礦流程。
兩段磨礦的突出優點是能夠得到較細的產品,能在不同磨礦段進行粗磨和細磨,特別適用于階段處理。在大、中型工廠,當要求磨礦細度小于0.15mm(即80%-200目),采用兩段磨礦較經濟,且產品粒度組成均勻,過粉碎現象少。根據第一段磨機與分級機連接方式不同,兩段磨礦流程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段開路;第二段全閉路;第一段局部閉路,第二段總是閉路工作的磨礦流程。
(2)自磨流程
自磨工藝有干磨和濕磨兩種。選礦廠多采用濕磨。為了解決自磨中的難磨粒子問題,提高磨礦效率,在自磨機中加入少量鋼球,這時稱為半自磨。
自磨常與細碎、球磨、礫磨等破磨設備聯合工作,根據其聯結方式可組成很多種工藝流程。
- 干貨收藏!礦山破碎、篩分、磨粉、選礦等設備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2021-07-02)
- 美卓奧圖泰為魯南鑫源提供壓濾機等選礦設備(2021-05-24)
- 成果快訊|青海將新增一千萬噸級金紅石資源后備基地(2020-11-19)
- 2020第二屆全國選礦設備管理與創新大會在西安開幕(2020-10-16)
- 美卓奧圖泰獲得中國紫金礦業重大礦山技術訂單(2020-09-30)
- 第二屆全國選礦設備管理與創新大會10月將在西安召開...(2020-09-08)
- 中關村科技租賃公司就一批選礦設備訂立融資租賃協議...(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