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4日,2011中國企業500強發布及中國大企業高峰會在成都召開。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家以加工配送為主業的專業化金屬再生資源公司雙雙躋身于前500強,這顯現了我國鐵產業的成就和希望,為我國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樹立了榜樣。
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在會上作了主題報告。報告指出,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在黨和國家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的方針政策指引下,我國企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應對國際競爭挑戰,成功把握國內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帶來的歷史性機遇,堅持內涵發展與外延發展并重,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增強提供了有力保障。
會上,1000多名企業代表、跨國公司高管、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圍繞著突破與引領、全球戰略、公司治理、互聯網進行研討,共同分享成功經驗。其中,金屬再生資源企業人士在發言中闡述了以下幾個觀點:
這是一個產生和需要大企業的時代
中國鐵產業作為我國經濟戰略的新興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重大的歷史責任。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經濟形勢,為中國產業的興起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對于鐵產業而言,這是一個產生和需要大企業的時代,鐵產業的發展需要大企業的引領和示范,帶領中小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為產業的健康發展、綜合國力和競爭力的增強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國內和世界級優秀再生資源大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大企業群體;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大中小企業高效分工協作的新型產業體系,推動資源向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高端布局,此舉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和現實價值,其著力點在于擴大規模、系統管理、社會責任,其動力核心在于突破和創新。
突破單體經營理念,融入全球化經濟
企業的戰略定位決定著企業的未來。鐵加工配送企業要打造國內和世界級大型優秀企業,要突破自我,不要津津樂道于過去的成就,要融入產業鏈的整體發展,融入全球經濟,以加速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第一,要把握好歷史轉折點。我國經濟正處于數量經濟向效益經濟轉變,制造向創造轉變,粗放發展向科學發展轉變,引進外資向對外投資轉變的歷史轉折點。歷史轉折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一批企業被淘汰,另一批企業雄起,要做到華麗轉身就必須研究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科學判斷,準確把握經濟發展大勢,順利實現轉型升級。
第二,要瞄準產業鏈核心地位。企業的發展要在融入國家經濟戰略的基礎上,融入全球經濟。企業單獨創新要向帶動整條產業鏈創新轉變,搶占產業鏈核心地位,取得主動權,才能突破資源環境的約束,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三,要緊跟世界潮流。跟上網絡時代發展的步伐,必須由重利潤向重品牌、聲譽、知識產權、企業文化等轉變;由基礎管理向供應鏈管理、資本運營、合規管理、風險管理、網絡應用技術、社會責任等領域拓展;產品制造向產品定制轉變;銷售產品向銷售服務轉變。為鋼鐵企業量身訂做優質的加工品種,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建立新型的經營體系,發展鋼鐵循環經濟,為中國和世界鋼鐵工業提供良好的資源保障。
突破家族治理束縛,建立現代管理體系
在我國,現有大型專業化加工配送公司多為民營企業,國企甚少。當企業基本完成資本積累以后,轉型升級的關鍵之一在于改變家族管理的傳統模式,推行資本社會化、管理系統化、營運程序化、治理規范化,創新用人機制,建立現代企業管理體系。
第一,要注重系統管理。建立科學的系統管理體系,打破老板一人拍板的習慣約束。運營走系統,辦事走程序。建立法人治理機構(有條件的可實行職業經理制),由上級指揮監控管理職權向為下級提供制勝的系統保障轉變。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使公司的整個經營活動在系統中風控、流暢、有序運作,風險得到有效規避,效益得到有效增大。
第二,要注重科技進步。加工配送產業的進步需要大企業高起點的技術和設備投入,帶頭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研發產業核心技術,創造自主品牌。在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高度重視增強產業鏈創新的主導能力,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形成和技術創新。
第三,要注重戰略發展。加工配送公司也應注重戰略研究、產業研究、市場研究、管理研究、信息研究、網絡銷售和核心技術的研究,更要注重內涵發展和外延發展并重。勇于突破習慣性思維和習慣性做法的約束,樹立協同經營、共同發展的戰略理念,樹立優秀大企業家應有的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創新精神,增強規模化經營和系統化管理的能力。
突破傳統價值觀,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是傳統價值觀形成的企業理念。在新形勢下,加工配送企業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樹立新的價值觀。
第一,增強企業的使命感,責任感。的回收、加工、配送行業長期以來社會地位不高,隨著加工配送產業的日益規范發展,企業要抓住轉型升級的機遇,將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融入企業發展的長遠戰略中。樹立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產業與社會進步的新的價值觀。
第二,承擔質量主體責任,是社會責任的核心。加工配送企業要敢于向社會承諾,向用戶承諾,建立覆蓋產品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對全過程負責,才能取得消費者的信賴和社會的尊重。的凈化處理質量,的配送服務質量,網絡營銷的公信力,經營行為合規與誠信等,都是企業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的量尺。
第三,注重人才培養、尊重員工、堅持以人為本。加工配送企業要海納百川,大浪淘沙,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打造優秀的團隊,是企業發展之本;要善待員工,自覺維護職工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增加企業凝聚力和職工歸屬感;實現協商機制,效益共創,利益共享,體面勞動,幸福生活;同舟共濟、愛崗敬業,使員工自主創新能力發揮到極致。
“十二五”期間大企業應有所作為
2000年~2010年我國GDP的平均增長率為9.5%,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十二五”期間,GDP將繼續保持在7%以上快速增長。國民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快速增長周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資源、環境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再生資源是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的重大舉措。
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再生原料比約40%~60%,其中比為45%~50%。我國的再生原料比不足30%,其中比僅為13.8%。我國作為經濟大國,在這方面有著很大的差距和發展潛力。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我國鐵產業由“小而全”發展到形成加工配送產業,由“小散亂”發展到規模化經營,由工藝落后發展到裝備先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全球經濟時代、網絡經濟時代,也顯現出諸多不足。創造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鐵產業體系,需要大企業骨干群體的創新和引領,開啟鐵產業新征程,這是時代賦予金屬再生資源企業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