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春風,老工業基地鞍山的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光電和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即將迎來發展黃金期,成為鞍山工業經濟的新引擎。
走進高新區,在遼寧(鞍山)激光科技產業園中,投資8億元的山東亞盛重型機床有限公司的不銹鋼復合板、管及激光設備項目,遼寧九夷三普電池有限公司激光便攜電源項目等十余個新興產業項目即將啟動,這些項目都將成為鞍山市工業經濟的生力軍和新的增長極。
鞍山地處遼寧沿海經濟帶與沈陽經濟區的重要連接帶和經濟隆起帶,區位優勢明顯。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也為發展鋼鐵新材料、菱鎂新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產業提供了先決條件。鞍山擁有各類科研院所69家,冶金、裝備、化工等各類科技人才10萬人,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力技術支撐;且項目的引進極具后發優勢,“十一五”以來,鞍山市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力度逐年加大,引進的項目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項目占全市引進項目的40%以上。鞍山市還科學地規劃出新材料、光電、激光、新能源電池、高端閥門5個新興產業集群,為產業的壯大提供了重要支撐。
鞍山新興產業發展在“十一五”末期就已經初現端倪,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光電和信息技術四大新興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實現較快發展。截至2011年底,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42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2戶,占全市12%。
新材料產業在鞍山市新興產業中獨占鰲頭,銷售收入占整個新興產業的半壁江山。在其所涵蓋的鋼鐵、菱鎂、化工新材料領域,鞍鋼、鞍鋼重機、東北特鋼、后英集團、中鋼熱能院等傳統企業紛紛展現出不俗的業績,生產的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些化工新銳企業后來居上:塞諾達公司整體并購美國艾美公司,研制生產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碳纖維產品;七彩化工大分子高性能有機染顏料生產工藝居世界領先地位;中鋼熱能的針狀焦、國銳化工的尼龍66鹽等產品處于國內最高水平。
鞍山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也以過硬的技術叫響國內外。目前,已具備開發70萬KW大型水輪機組關鍵零部件、大型振動篩等高端裝備的能力。鞍鋼重機生產大型船舶曲軸以及三峽水電站水輪機組上下環、上冠、轉輪體等關鍵零部件,產品技術和質量達到國際水平;鞍山重礦大型香蕉型振動篩、振幅遞減橢圓型振動篩世界最大;榮信股份公司自主開發的高壓動態無功功率補償裝置(SVC)裝機數量居世界第一;森遠集團高速公路瀝青冷、熱再生設備和攤鋪機組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光電產業堪稱是新興產業中的后起之秀,起步快、起點高,在新能源裝備領域也有新突破。亞世光電的顯示器系整體并購韓國企業后研發生產,技術世界領先。信息技術產業也可圈可點,其龍頭企業遼寧聚龍集團在物聯網金融流通管理體系的建設已走在世界前列,以其智能金融技術引領了金融行業與物聯網的融合,達到對全球多個國家高仿真假幣進行高速準確識別和自動分揀。
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重點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共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消息再次給鞍山市的新興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鞍山市新興產業占盡天時、地利,迅猛發展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