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礦石的一半是我們篩選的”

唐山陸凱科技有限公司自1997年8月21日創立,到今年的8月21日,正好已滿15周歲了,陸凱科技副總經理兼副總工程師孫元輝對這個企業有著特殊的感情:“15年企業累計制造和銷售高頻細篩7400標準臺,產品和服務覆蓋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在國內行業市場上已形成品牌影響力,陸凱高頻細篩產品銷售量占據國內黑色冶金選礦行業細篩再磨工藝設備市場份額的50%,排名連續8年保持全國第一位。如今市場上運行的陸凱高頻細篩每年生產出的鐵精粉超過2.5億噸,占到國產鐵精粉生產總量的一半。”

陸凱科技復合振動篩組裝車間
在陸凱集團的車間,已經安裝完成的高頻篩機設備正在裝箱準備出口。如若不是親眼所見,誰也不會相信又一個行業奇跡就誕生在這里———每年中國鐵礦石的一半都是經過從這里出廠的篩機篩選。
“對于我們來說,核心競爭力只有一個,就是專業與持續不斷的創新。”孫元輝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的高頻篩機設備,已經被寫進了中國礦業大學本科教科書,這意味著,只要你是學選礦的,在學生時代就已經知道我們了。”

陸凱科技參加哈薩克斯坦國際礦山設備展覽會
不過,如今在行業內風光無限的企業,卻是從一個只有幾萬元資金和幾個人的土作坊發展起來的。自公司成立直至2003年,企業的經營和生產場地全部靠租賃,最初只有2間辦公室,120平方米車間,7年間更換了5次地點。“當時我們企業的創始人,以研發選煤設備為主,都是擁有這方面相關專業知識的專家。可以說除了知識和技術,我們一無所有。”孫元輝介紹說。
企業的成長驗證了技術和創新的力量。陸凱科技將自身的發展定位在礦山機械行業領域機電一體化裝備方面,重點從事精細篩分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制造,始終保持在國內細粒篩分設備行業技術中的領跑地位。企業15年研發新產品累計129項,其中通過省級鑒定的10項,專家組鑒定結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3項;擁有自主研發的授權專利38件,專利產品占到企業總銷售額的90%以上。

孫元輝介紹說,陸凱高頻細篩設備引發的黑色金屬選礦技術革命“細篩再磨工藝”,將鐵礦的選礦再磨循環負荷率平均降低一半以上,鐵精粉品位平均提升1.2個百分點,僅此一項產生的社會效益每年就達20多億元。該產品是我國各黑色冶金設計院選礦廠成套裝備設計選型的首選產品。
而陸凱高頻細篩產品已形成幾大規格系列,包括單層和疊層電磁振網篩系列,雙振源單層和疊層復合振動篩系列,單振源疊層共振式復合振動篩系列。產品單機處理量不斷增大,技術水平和可靠性不斷提升,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已開始取代進口并進入國際市場。“陸凱從創業之初僅有幾萬元資金和幾個人的土作坊發展成為擁有上億資產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天的已不再滿足于只作為國內高頻細篩研發制造的龍頭企業,而是將‘開拓國際市場,造就卓越中國企業’作為了陸凱人新一階段的歷史使命。”孫元輝信心滿滿地說。
科技創新永遠是“王道
在當前世界經濟大形勢不景氣的情況下,訂單似乎并不是問題。陸凱科技副總經理孫元輝也是信心十足,因為目前國有大中型礦山基本上都在使用陸凱科技的設備,產品不僅覆蓋了全國32個省份,而且正隨著中資企業海外投資礦山“出海”,蒙古、津巴布韋等國家已有出口,南非和歐洲一些國家也對他們的設備十分感興趣。在這里我們深深感受到振動篩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源動力。那就是創新始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王道”。
一張小小的篩網,就是因為凝聚著持續不斷創新的能量,才能不畏所謂大的“經濟周期”。而在未來中國企業必須要承受的轉型升級陣痛中,可能也只有科技和創新才是最好的“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