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邯鄲洗選廠精煤生產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面臨的困難、挑戰和壓力前所未有。該廠工會圍繞降本增效這一課題,開展了“小改革、小建議、小發明、小設計、小竅門”活動。“五小” 挖潛機制充分調動了管理干部、技術人員、設備維護人員等不同崗位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實現了生產成本的大幅下降。據初步統計,今年以來該廠職工奉獻“金點子”648條,取得“五小”成果40多項,創效500多萬元。
小改革解決大問題。邯鄲洗選廠洗選車間快開壓濾機精礦箱過去經常發生冒料現象,造成很大經濟損失。職工們上下齊攻關,在精礦箱入料泵加設彎頭,5月份實施后,效果良好,年可回收精煤1300多噸,增加經濟效益130多萬元。洗煤技術研究所技術人員深入現場和洗選、質檢、遠銷科干部工人一起攻關,探索總結出四種配煤生產方案,梳理細化出“技術參數調整范圍作業指導書”,精配、精洗、精銷有限煤炭資源,月可增收380萬元。
小建議節約大支出。脫泥篩更換下來的舊篩板,過去通常的做法是按廢鐵處理。職工經過仔細觀察對比各種篩板篩縫的大小差異,發現安裝到脫介篩上可以繼續使用,于是向廠里建議舊篩板修復再用,僅此一項便可節約20多萬元。尾煤車間加工型煤過去烘干爐燒原煤,工人們向領導建議一半原煤一半中煤攙和燒,經論證切實可行,效果理想,每月可節約成本10多萬元。
小設計攻克大難題。絮凝劑添加是調節洗煤水質的關鍵環節,過去廠里買過一臺螺旋給料絮凝劑添加機,僅用了一個班設備就報廢了,只能采用人工添加,添加和攪拌過程不均勻,制約洗煤生產。機電科工程技術人員精心設計制作,充分利用廢舊備件,用了近兩個月時間,成功制作出一臺新型全自動絮凝劑添加機,僅花費了4000多元,節省資金20余萬元。投入使用后,溢流水濃度從10克以上下降到現在的2克左右,實現了清水洗煤,保證了洗煤質量和效率,年可減少絮凝添加劑使用量10%以上,為生產解決了一大難題。
小竅門派上大用場。運銷科每月路運精煤、中煤4000車皮左右,綁車門鐵絲需用近5噸,過去是手工剪,現在他們利用廢舊材料自制了一臺電動剪絲機,并且經過仔細測算,將綁車門的鐵絲由原來的45厘米減為40厘米,每月可節省鐵絲1.4噸,節約資金7000多元。洗選車間甲班供煤組副組長楊立克歸納出一套入洗原煤加量操作法,既保證了原煤均衡加料,又最大限度降低了設備空載運轉時間;調度長郝軍根據季節和峰谷電價的不同,制定出12小時、6小時、16小時和及時排空開(停)車方案,極大降低了生產電耗。
小發明成為“大專利”。過去三產品旋流器原煤入料閘門磨損特別嚴重,一個不銹鋼閘門2000多元,平均三四個生產班就需要更換,嚴重影響了生產的正常進行。時任黨委書記的趙興龍提出用一種耐磨隔板代替不銹鋼閘門調劑流量。攻關小組經過多次試驗,創新廢棄鑄石重熔技術,成功制作出簡便、靈巧的鑄石隔板,投入生產后入料均勻,工藝參數穩定,工藝流程和各項技術指標良好,使用周期在3個月以上,兩臺旋流器年可節支60多萬元,間接效益更加可觀,這項成果引起了國內選煤行業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