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有關專家在北京對四項選煤科研成果進行了技術鑒定:
1、由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唐山國華科技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國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學共同完成的“高灰分細粒煤泥浮選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采用了新研制的專用脫泥池對潘一選煤廠高灰(平均灰分42.25%)、細粒(<0.030mm,占65.18%)煤泥進行脫泥,用霧化跌落式煤漿預處理器和浸沒式充氣攪拌噴射式浮選機進行煤泥粗選和精選,浮選精煤灰分為10.55%,粗選尾煤灰分為74.5%,精選尾煤灰分為59.02%,全廠精煤綜合產率提高0.8%,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解決了高灰細粒煤泥難于浮選的技術難題,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具有推廣價值。
2、由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新鄭精煤有限責任公司、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和中國礦業大學共同完成的“構造煤高效分選技術研究及應用”技術,研究了鄭州礦區煤炭的特點,煤的原生結構和構造受地層地壓的嚴重破壞,強度低,易壓碎,鱗片狀,-6mm粒級含量大于70%,-0.5mm粒級含量超過30%,浮沉煤泥量超過10%,總煤泥量超過50%,為低硫低磷、高發熱量的貧瘦煤,以前未經洗選,只能作發電用煤。他們突破了一直認為鄭州煤不能洗選的傳統觀念,采用原煤脫泥——無壓三產品重介質旋流器分選50—0mm、粗煤泥用TBS干擾床分選機分選、細煤泥用WEMCO浮選機浮選,浮選尾煤用兩段濃縮兩段回收工藝,生產出高質量的高爐噴吹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明顯,技術水平國際先進,具有推廣前景。
3、由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汾西曙光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的“先排矸兩段多產品粗煤泥分選旋流器研制與應用”技術。汾西曙光煤業選煤廠由于粗煤泥不能及時回收,處理能力及介耗均達不到設計指標,為此研制了一種兩段多產品粗煤泥水介質分選旋流器,第一段先排出灰分大于60%的高灰重產物,第二段可精選出灰分小于11%、粒度+0.25mm的精煤,提高了粗煤泥處理能力,從而提高了選煤廠的處理能力,全廠噸煤介耗也由2.41kg/t降到1.56kg/t。該項成果中水介質旋流器的技術指標處于國際同類旋流器的領先水平。
4、由山西汾西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太原理工大學和山西汾西紫金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的“煤泥水處理系統自動加藥技術研究”項目,在對汾西紫金煤業選煤廠煤泥水性質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濃縮機溢流不同高度濁度的檢測,采用灰色超前模糊PID自動控制絮凝劑和凝聚劑的加藥量,實現了對煤泥水煤泥量的控制,保證選煤廠的循環水高度澄清。該項成果為煤泥水加藥開辟了新的控制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