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京市9個部門聯合“亮劍”,打出關停露天開采礦山組合拳,分布全市郊區的80家礦山如期關停。隨之而來的是,南京市場原來所需的磚石原料從何而來?省政協委員、市住建委副主任傅陽提交了一份《南京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迫在眉睫》提案,建議通過對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將其“變廢為寶”。 傅陽說,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建設規模擴大,建筑垃圾急劇增加。數據顯示,全市每年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高達4000萬噸,是每年生活垃圾總量的10倍。目前,我市對建筑垃圾的處理都是填埋,缺乏分揀、分類堆存和循環利用。不僅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還造成土壤和大氣污染。另一方面,隨著我市露天礦山停止開采,用來替代黏土作為墻體原料的廢礦渣、粉煤灰等固體廢棄物已遠遠滿足不了墻體企業生產需要。 “其實,建筑垃圾可以通過再生利用作為墻體原料。”傅陽建議,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在環主城的東、南、北和郊區縣分別建立建筑垃圾綜合利用基地,并安排一批定點綜合利用項目,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