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定,工程項目動用砂石土流通到市場需要辦理采礦權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然而海南目前大部分項目開發采挖砂、石、土,都存在違規流通到市場獲利的現象,海南省國土部門也沒有對項目動用到的砂石土進行有效監管,而深圳滑坡事故又告訴我們,砂石土的處置不當會帶來嚴重安全隱患。對此,省內相關專家建議,海南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出符合市場運作的規則,工程項目動用的砂石土應該充分流轉利用。

監管缺失導致礦產資源流失
日前,有媒體版以《工程項目開采砂石土非法入流通市場牟利國有礦產資源流失尷尬!想交補償費卻無處“接納”》為題,關注了海南省在工程項目動用砂石土監管方面存在缺失的問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建設單位因工程施工采挖砂、石、土,凡以營利為目的均應按照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法規的有關規定辦理采礦登記手續,領取采礦許可證,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但海南省國土部門并沒有對項目動用到砂石土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慣例,也正是由于國土部門相關審批及監管的缺失,導致了大量國有礦產資源白白流失。
項目動用砂石土合法流通受限
12月20日,深圳恒泰裕園區發生山體滑坡事故,事故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而事故調查的結果表明,深圳光明新區垮塌體為人工堆土,原有山體沒有滑動。人工堆土垮塌的地點屬于淤泥渣土受納場,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由于堆積量大、堆積坡度過陡,導致失穩垮海口一位從事土石方工程的業者表示,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很簡單,就是項目施工動用的砂石土不能有效流入市場,而異地填滿存在成本高、安全隱患等一系列問題,他們希望相關職能部門能夠出臺相關規定,將工程項目動用砂石土這一“灰色地帶”規范起來。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解決企業困難針對海南省工程項目動用砂石土監管的相關問題,海南省礦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工程項目動用砂石土的監管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規則。省人大環資工委相關負責人楊斌表示,現在政府提倡的就是要減少審批環節,給企業和辦事的老百姓提供便利,工程項目開挖砂石土幾乎不可能取得采礦權,沒有采礦權就不能繳納相關稅費,相關職能部門是不是也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完善理順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機制,可以借鑒其它省份先進經驗,也可以進行一些新的嘗試,切切實實解決市場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