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習近平主席出訪中東歐,首站塞爾維亞,接下來將訪問波蘭。
這些國家自然不會放棄與中國近距離接觸的機會,中東歐國家紛紛派遣使團聚集到唐山以作友好回訪,而對于充滿商業嗅覺的中東歐企業家來說,這次外交活動尤其重要,為什么?——隨行人員中有諸多能源企業,這是一次與中國市場近距離接觸的絕佳機遇,這些企業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能源技術分享,他們更認為在中國的生意來了!
以工業革命的領跑者德國為例,其能源市場也經歷了壟斷到開放的漫長過程。在過去,德國電力市場被意昂等四大傳統電力公司壟斷,1998年德國的能源經濟法案出臺后,德國電力市場迎來了開放和競爭新局面。在電力終端市場,德國推行配售分離的政策,經過多年的發展,德國的售電商在2015年初已經達到1000多家。
傳統電力公司RWE也在轉型,推出一系列移動應用,包括企業群、個人電費管理、智能家居控制和電動車充電等各種應用,除了可以方便的管理自己的電費賬單、查閱用電數據和各種價目,同時還可搜尋附近的充電樁,控制家里可遠程調控的電器設備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能源公司進行了大量的商業創新,其中很多運用了互聯網技術和思維,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此外,對于新能源市場,德國能源署也在牽頭構建市場化機制,譬如在生物質燃氣市場推廣沼氣證。中德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陶光遠告訴記者:“沼氣證是生物質燃氣生產者、消費者的證明,類似于過去購買糧食使用的糧票,主要目的為了降低政府財政壓力,并促進生物燃氣的市場化機制建立,以更自有、更市場化的手段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在中國,能源轉型啟幕,能源領域政策的進一步放開,然而,任何一種技術都難以支撐中國的能源轉型,其根本還需改變傳統能源體系,這需要多種可再生能源技術,中國公司同樣有所準備。在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上,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在論壇上描述了新奧未來對河北地區泛能網的規劃。預計新奧未來在廊坊將有8個泛能網項目被實施落地,在保定、石家莊等霧霾重災區,新奧也會推廣其泛能網。這些項目中規劃了生物質沼氣鍋爐,熱電聯產機組、煤改氣機組等,通過運營調度交易平臺實現有效協同。一方面為相應技術提供方的商機,另一方面為改變能源結構提供了范本。
新奧集團在現場引發了國外公司的各類“求合作”,在復雜的中國市場掘金絕非易事,“歪果仁”同樣有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想法。
世界最大的沼氣工程公司,德國EnviTec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不同,以餐廚垃圾為例,國內餐廚垃圾是一種非常好的生物質厭氧發酵原料,但組分差距太大,我們的餐廚垃圾中,碎碟子、筷子等無法發酵的組分太多,主要由于分選太難,這提高了一個項目的運營成本。”
隨著中東歐國家的市場環境悄然巨變,尤其是德國削減了可再生能源補貼,部分企業開始轉戰中國市場。從能源結構、政策環境來看,京津冀地區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潛力無疑是國內最好的市場。特別是《大氣十條》問世以來,京津冀地區成為了煤改氣、煤改電以及生物質等等產業競相綻放的市場。不同的技術路線演繹著不同的故事,對于這些中東歐企業來說,但本質都是想在中國的環保市場掘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