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來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砂石骨料行業轉型升級。6月28日-29日,以“開拓、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的全國砂石骨料行業創新大會在重慶召開。
砂石骨料行業是國家技術設施建設的基礎產業,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是我國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用量巨大的原材料,也是我國礦業行業開采量和消費量最大的礦產品。據國土資源部提供的信息:截至到2014年,我國獲得礦山開采證的砂石企業總計13300多家,其中大、型砂石企業占總數34%(年產30萬噸以上),年砂石產銷量已達200億噸,占世界的50%。合理開采砂石,關系到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砂石的品質優劣,關系到各類基礎設施的建筑質量。近10年來,隨著我國房地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砂石骨料用量快速增長,砂石骨料行業技術進步、產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綠色和諧發展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和成績。
國務院參事、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將明麟在賀詞中指出,國務院《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以及住建部、工信部《綠色建材生產與應用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砂石骨料產業今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推進砂石骨料產業的技術進步、優化升級、技能環保、循環利用等。通過此次創新大會,對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創新為動力,加快提高砂石骨料行業的技術水平和工業化進程將產生巨大推動力,最終使砂石骨料產業發展成為集礦石開采、加工、儲運高度集成化、自動化、規模化、綠色環保、廢棄物回收利用的現代化產業。
中國砂石協會會長胡幼奕作了題為《新常態、供給側改革下砂石骨料行業的轉型和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他認為,到2020年,中國和印度將是拉動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美國和歐盟國家將是拉動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力量。未來幾年,我國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胡幼奕表示,我國“十三五”城鎮化進程仍需要需求拉動,未來幾年僅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將超過4.7萬億元,對砂石骨料的市場需求量很大。砂石骨料行業及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在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生產方式、產品質量、環保措施等方面實現轉型,推進跨界整合,在骨料產品、裝備、環保、應用互聯網和“兩化”融合等方面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建立起砂石骨料產業及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加快砂石行業工業化進程。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就石礦混裝爆破技術、機制砂石骨料生產線的優化設計、大型綠色砂石礦山的經營理念、礦山機械設備耐磨件的綠色鑄造技術、互聯網+再生骨料在新型建材中的應用、國內外粗骨料粒形評價方法、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在砂石礦山中的價值研究、無組織排放顆粒物抑塵技術等業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專題發言交流。
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領導,業界專家及相關協會、科研院所負責人,中國砂石協會會員單位和上下游企業代表共計200余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