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開展開山采石整治和礦產資源“三保三治”行動以來,近半數礦山已被關閉,破壞礦山生態環境的行為得到遏制。
但是,在一些地區的整治行動中采取全部停產整頓、長時間不允許生產“一刀切”做法,出現了市場砂石料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問題。

7月24日從陜西省國土資源廳獲悉,該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工作,按照疏堵結合原則,該關閉的關死,該(整合)保留的盡快驗收生產,該新設置的礦山盡快公開出讓、投放礦權,以保障石料市場合理需求。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要求,各地要加快推進采石礦山整治工作。進一步做好(整合)保留和新設石料類采礦權選址的科學論證工作,特別是新設石料礦山,要結合當地實際,高標準、高起點、嚴要求,盡可能建設規模化、現代化的大型、特大型礦山。
通知要求,要指導擬(整合)保留礦山企業做好問題整改、加快整合進度,對符合生產條件和環保要求的,盡快組織聯合驗收,允許企業合法生產。對擬新設立的石料采礦權,積極作為,做好公開出讓前期各項準備工作,盡快投放采礦權。
同時,各地要加大監管力度,防止高昂砂石價格催生非法開采活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