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電 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河鋼集團、煙氣多污染物控制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京津冀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聯合主辦的2017鋼鐵行業煙氣排放控制技術研討會昨天(23日)在北京市閉幕。此次會議的宗旨是提高我國鋼鐵行業污染治理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廣行業先進適用的新理念、新技術、新裝備,共同致力于推進區域環境質量改進,促進鋼鐵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及轉型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做主旨報告《非電行業煙氣排放與治理技術的進展》
在22日舉行的會議開幕式上,會議由河鋼集團副總經理王新東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黨委書記陳運法、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張欣欣出席會議并致辭。
陳運法黨委書記介紹,隨著燃煤電站污染控制成效的顯現,以鋼鐵行業為代表的非電行業污染控制已經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大氣質量改善的關鍵和難點之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從2003年開始涉及冶金煙氣的污染控制,一些先進技術已在河鋼得到了大力推廣及應用,雙方還共同承擔了國家大氣治理的重點專項。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共同促進以鋼鐵行業為代表的非電產業的發展,共同促進我國鋼鐵,包括非鋼產業的一些技術的發展和污染控制,共同為我國大氣污染的改善做出貢獻。

國家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環境保護處處長雷文做主旨報告《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升級》
張欣欣校長介紹,“創新驅動、兩化融合、綠色鋼鐵、走向國際”是目前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幾個主要特征。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發展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更是鋼鐵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他表示,本次會議既有國家對行業的布局,也有行業發展動態,既關注減排技術的交流,也有凈化政策標準的專題研討,相信這次大會的成果可以加速推進實現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及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的治理工作,未來終見“碧水藍天、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受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委托,河鋼鋼研總院院長李建新代表河鋼集團致辭表示,近年來,鋼鐵行業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既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更面臨加強節能環保和化解過剩產能的巨大壓力。鋼鐵行業既要以全新產業形象改變社會公眾的傳統認知,也要更加積極主動的擔當起社會責任,真正在減少污染,減少排放,降低資源消耗,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實現鋼鐵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做主旨報告《鋼鐵行業在中國大氣污染控制中的重要性》
在治理行業污染的問題上,尤其是在煙氣排除控制,多污染物協同治理,脫硫脫銷等領域,不僅僅依靠對傳統工藝進行整改提升,更需要從源頭治理上實現減排,力爭在工藝技術上實現重大創新和突破。相比傳統工藝的改進,源頭治理和技術創新更具有生命力,具有競爭力,也更代表行業發展的方向。為解決鋼鐵行業的污染治理難題,河鋼聚集了過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中冶等多內多領域頂尖優勢研發機構和行業領先企業,承擔和參與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河鋼能有機會參與關系行業可持續發展,關系行業未來命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這既是河鋼集團的重大榮譽,更是企業的擔當。

河鋼集團副總經理王新東做主旨報告《河鋼集團綠色制造創新實踐與展望》
隨后,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環境保護處處長雷文、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朱廷鈺、河鋼集團副總經理王新東分別就“非電行業煙氣排放與治理技術的進展”、“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升級”、“鋼鐵行業在中國大氣污染控制中的重要性”、“鋼鐵行業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進展”、“河鋼集團綠色制造創新實踐與展望” 等議題作了主旨發言。
另外,此次會議共設5個專題研討會,分別圍繞“源頭減排控制技術”、“煙氣/煤氣高效除塵技術”、“煙氣脫硝技術”、“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碳減排與鋼鐵行業煙氣凈化政策標準” 等主題展開討論。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國內在煙氣排放控制技術研究領域的一流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及工程設計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國家環保部、工信部、河鋼集團等政府機構及企業相關人員近3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