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楊廟環保產業園內首創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正在加大馬力生產,總經理錢偉初嘗餐廚廢棄物再利用的甜頭,有了更強勁的動力。不久前我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已成功通過國家驗收,這意味著餐廚廢棄物處置的“揚州模式”已經成熟,未來這一經驗有望在全國推廣。
“全市擁有大小餐飲企業、單位食堂近萬家,每天產生大量的餐廚廢棄物。”楊廟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餐廚廢棄物放錯了地方是垃圾,放對了地方就是寶貝。
揚州首創環保能源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具有城市餐廚垃圾經營性回收處置服務許可證的企業,錢偉介紹:“我們將‘雜牌軍’進行收編,保證餐廚廢棄物及廢棄油脂通過正規渠道到它們該去的地方。”
如果你細心留意,就會發現每天都有標著“揚州環衛”與“首創餐廚垃圾收運車”標志的綠皮車在大街上行駛,就是它們將餐廚廢棄物收走。“目前,揚州已經織就了一張高密度的‘餐廚垃圾收運網’,僅市區這塊就有11條收運線路,實現了全覆蓋。”餐廚廢棄物收運員徐寅生介紹,每天他和30多名同事能收到百來噸餐廚廢棄物,節假日更多。
這百來噸餐廚廢棄物,放在垃圾桶里只是垃圾,但是到了首創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就成了“寶物”。“我們的機器可以‘吃’進大量的餐廚廢棄物及廢棄油脂,‘吐’出沼氣、生物柴油。”錢偉介紹,將餐廚廢棄物收運回來后,會通過專用的處理設備分揀,再采用微生物發酵處理有機質,從而形成沼氣。而收運回來的廢棄油脂則通過篩分機除雜,經兩道離心機處理將純度提高到99%,再經過進一步加工處理,變成有用的生物柴油。
錢偉算了一筆“循環經濟賬”:他們每收運一噸餐廚廢棄物,就可以產出60立方米沼氣,這個量可供300戶家庭一天燒三頓飯菜。“據初步統計,市區的餐廚廢棄物日產約260噸,每天送過來的餐廚廢棄物已經達到了110噸。而設備每天處理能力是100噸,目前一期設計的產能已經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錢偉說,“在市城管局要求下,我們已經籌備建設二期,等明年初二期項目投產后,揚州餐廚廢棄物收運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處理規模將達到200噸/天。”
對比國內同類項目,揚州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項目建設速度一直是遙遙領先的,這和我市高度重視密不可分。2013年,我市就成立了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項目建設領導小組,18個政府職能部門參與,搭建了一套完善的工作保障機制。為了讓餐廚廢棄物處置有章可循,我市依托國家及省有關精神,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為餐廚廢棄物收運與處置提供了依據。在多方合力下,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項目不僅建設速度快,而且影響力不斷擴大。
錢偉信心滿滿地表示,首創環保也將秉承“質量第一”的發展理念,積極推動質量提升工程。一方面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健全和完善了企業管理制度,作為環科園主要產業鏈企業之一,參與制定了循環經濟標準體系,推動了企業的綠色發展;另一方面重視目標質量管理,2018年市質監局核驗,通過揚州市首批合格實驗室的創建,面積達60-70平方。同時進一步改進了生產全過程質量控制,為卓越質量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