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地處八百里秦川東部,南依秦嶺,北鄰渭水,處于古都西安1小時經濟圈。主要從事垃圾處置及焚燒發電項目的安徽盛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運盛環保”,300090.SZ)曾于2017年7月宣稱要在此地投資3億元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用地約為80畝,項目建設期為18個月。

時隔近兩年,2019年4月9日,記者雨中輾轉多個鄉鎮,探尋盛運環保在華州區的上述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但始終未能如愿找到該項目開工動土的絲毫痕跡。
對于盛運環保擬在當地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真實性,華州區發改局重點項目辦主任谷迎軍4月9日下午對記者表示,“我從來就沒有見過這個項目在我們這邊立項。”隨后,華州區發改局的相關人士也帶領記者去環資科查詢2017年以來備案、立項資料,均未發現上述協議的相關內容。
華州區住建局局長陳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使是幾百萬的項目,發改局都會進行備案、立項,3億元的大項目,發改局都沒有相關備案的話,他(即盛運環保)跟誰簽的協議?”
負責投資建設上述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渭南市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下稱“渭南盛運環保”)的法定代表人開金林4月9日下午卻對此矢口否認:“怎么可能呢,這個項目的規劃都在區住建局那邊。”
除了華州區,盛運環保還曾計劃在陜西省銅川市、商洛市、延安市以及西安市臨潼區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不過,在銅川市招商局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董念文的記憶中,銅川市近些年并沒有垃圾焚燒發電廠相關項目推進,也沒聽說過盛運環保要在當地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
對于上述地區政府相關人士的說法,記者多次致電了盛運環保董秘辦,但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2017年出現虧損,2018年陷入債務危機,盛運環保2019年3月29日公告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同期重組宣告落空;4月4日又因信披問題受到交易商協會的公開譴責處分,并暫停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
盛運環保曾經公告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跑馬圈地的項目,有多少個出現上述陜西省內項目的情況,從目前的信息披露中,并不能找到答案。
億元項目在哪?
資料顯示,盛運環保創辦于1997年,并于2010年登陸創業板。公司上市之初主營輸送機械產品和環保設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4年,公司通過了重大資產出售方案,將其擁有的與輸送機械業務相關的資產、股權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增資、轉讓等方式轉移出上市公司體內。本次交易完成后,盛運環保主營業務收入將由原來的輸送機械類業務收入及環保類業務收入轉變為單一的環保類業務收入。
自2014年以來,盛運環保公告顯示,其開始在全國各地跑馬圈地,采取BOT模式大力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接連與各地政府簽署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特許經營協議、框架協議,并對部分子公司進行增資。BOT模式是盛運環保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主要模式,即政府授予企業特定范圍、一定期限內的獨占特許經營權,許可其投資、建設、運營城市生活垃圾發電項目并獲得垃圾處置費及發電收入,在特許經營權期限到期時,項目資產無償移交給政府。
盛運環保于2017年7月公告稱,渭南市華州區人民政府與公司簽訂了《渭南市華州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特許經營協議》(下稱“協議”)。本項目在渭南市華州區選址(具體地址以相關批復為準),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新建一座總規模為600噸/日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其中一期工程規模為300噸/日,配套一臺300噸/日的機械爐排爐和一套9MW汽輪發電機組。預留二期擴建端(具體內容以《項目申請報告》批復為準)。項目處理范圍為包括但不限于華州區所產生生活垃圾。項目投資規模為3億元。
根據渭南市政府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渭南市城市總體規劃 (2016-2030)》(草案),(下稱《規劃》),華州區以馬家溝垃圾填埋場、高塘鎮垃圾填埋場為過渡方案,并擴建現狀高塘鎮垃圾填埋場為綜合環境處理園區,集生活垃圾填埋與焚燒、污泥處置、建筑垃圾處理、醫療垃圾處理功能于一體,中遠期結合生活垃圾熱值變化情況,適時建設垃圾發電廠。
記者于4月9日輾轉最有可能成為運盛環保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馬家溝與高塘鎮等轄區的諸多村子。經向村民多番打聽,記者終于在高塘鎮圣山村莊吝組附近的大山中尋訪到一處大型垃圾填埋場。從莊吝組到該垃圾填埋場的約一公里山路上,時不時有印有“華縣(華州區原名)環衛”字樣的垃圾車駛過。
樹立在上述垃圾填埋場外圍的工作牌顯示,該生活垃圾填埋廠占地126畝,總投資990萬元,于2009年建設,2013年8月全面建成并投入運營,現日處理生活垃圾73噸。然而,諾大的垃圾填埋場,并未發現任何與盛運環保相關的信息。
高塘鎮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我們這邊是旅游小鎮,從沒聽說過要在高塘鎮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
對于與華州區簽署的上述3億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是否存在?開金林對記者表示,“這個項目的規劃都在區住建局那邊。我們現在有好多批文沒拿到,科研環評還沒有通過,這個項目就沒有推進,目前處于停頓狀態。”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包含華州區3億元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盛運環保2017年全年公告簽署或中標的項目多達14個,其中多數為垃圾焚燒項目,少數為污水處理、環衛服務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110億元。
在陜西省內的投資建設方面,除了上述關于華州區的協議外,盛運環保2014年7月31日公告稱,其2014年7月已與陜西延安、銅川、商洛等市簽署了相關垃圾發電BOT項目特許經營框架協議。為了早日簽署正式《垃圾發電BOT項目特許經營協議》,盛運環保在陜西延安、銅川、商洛設立垃圾發電項目公司推動相應工作。此后的公告顯示,2014年8月,盛運環保與西安市臨潼區簽署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框架協議,項目總投資估算3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0個月(自項目申請報告核準之日起計)。
不過,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官網信息顯示,其自2014年以來公開披露的重點項目動態進展目錄中,記者并未查詢到該項目。
工商信息顯示,開金林還是負責建設臨潼區垃圾焚燒項目的西安市臨潼區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于其自稱臨時有事并于4月9日晚前往安徽,記者原定于4月10日在陜西渭南對其進行面訪一事擱淺。
之后的兩天,就盛運環保在西安市臨潼區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一事,記者再次致電開金林,他以現在有事為由掛斷了記者的電話。
4月11日,在銅川市政府大樓里,銅川市招商局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董念文向記者回憶稱,“銅川市近些年并沒有垃圾焚燒發電廠相關項目推進,也沒聽說過盛運環保要在當地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
銅川市招商局對外經濟合作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也為記者查詢了相關資料,但是截至記者離開前的約一個小時,并未查到與盛運環保簽署相關協議的資料。此外,在該相關工作人員看來,“即使盛運環保跟政府簽署了相關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協議,但肯定沒有實施。”
300億訂單未執行
記者上述調查的盛運環保公告中提及的渭南市華州區、西安臨潼區、銅川市三地項目,是子虛烏有還是陷于停頓,記者在該公司的公告中并沒有查詢到后續的相關披露。
盛運環保擬在陜西投資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的已披露金額合計只有6億元。這只是冰山一角。2018年半年報顯示,盛運環保BOT項目尚未執行訂單投資金額為305.45億元,處于施工期訂單未完成的訂單投資金額有337.2億元。
記者注意到,盛運環保近幾年來簽署的項目中,諸多項目在簽署協議后再無下文。盛運環保在多份公告中均有提到,“公司項目建設基本處于停頓狀態。”
在國內近幾年十分火熱的垃圾焚燒行業,盛運環保公告拿到的項目并不少,但公司的經營狀況卻持續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
國內垃圾焚燒項目基本采用BOT模式建設,上市公司前期投資規模較大。不過,盛運環保近些年的經營活動并未對公司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2015年至2018年3季度末,盛運環保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51億元、-16.08億元、-21.14億元和3.34億元,累計金額為-36.39億元。
近幾年來,盛運環保不斷進行融資。相關公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盛運環保通過資本市場募資約36億元。其中,2015年,盛運環保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約21.24億元,通過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資5億元;2016年,再次發行公司債券募資5億元;2017年發行了4.77億元的三年期公司債券。
財報顯示,盛運環保資產負債率一路飆升。2015年末至2018年3季度末,盛運環保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2.54%、52.80%、71.40%和74.84%。接連猛增的債務為盛運環保的債務清償能力埋下了隱患。
在外部融資渠道偏緊的2018年,盛運環保爆發債務危機。最早曝出債務危機是2018年1月,盛運環保子公司寧陽盛運環保拖欠佛山海晟金融租賃公司一筆909萬元的租金逾期。隨后,債券接連違約、債券評級被接連下調、巨額債務違約、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等一系列麻煩事纏上盛運環保。
盛運環保今年4月4日發布的債務到期未能清償的公告顯示,因資金周轉困難,公司逾期債務共有77筆,逾期起始日最早為2017年7月20日,最晚為2019年3月25日,合計金額約為41.37億元。
廣發證券(16.520, 0.51, 3.19%)認為,2013年后,借助PPP模式推行,生態治理需求大幅釋放,上市公司在手訂單大幅增長,資產負債率大幅提升。2017年以來,隨著融資環境趨緊,PPP整頓等因素,部分環保民營企業資金周轉出現問題,且因普遍質押率較高,成為股權質押的雷區。
凱迪生態、神霧環保(4.060, 0.03, 0.74%)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債務違約。
盛運環保表示,公司可能會因逾期債務面臨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等風險,也可能需支付相關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情況。這些可能影響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增加財務費用,加劇公司面臨的資金緊張狀況。
盛運環保也曾打算通過重組來自救。2018年5月23日,盛運環保公告稱已與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川能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公司控股股東開曉勝擬以協議轉讓等方式將所持有盛運環保13.69%轉讓給川能集團。此外,川能集團將對相關垃圾發電項目按照特許經營權協議投資額度不低于156.75億元。
不過,該項重組最終落空。今年3月29日,盛運環保收到川能集團《關于終止盛運環保項目并購工作的函》,川能集團終止對公司的股權并購工作。由于公司的違規擔保、財務資助、債務到期不能清償等存在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導致二者的合作終止。
2019年1月,債權人已向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公司將配合各方推進重整申請期間的審查受理工作,配合工作組繼續開展清欠解保、推進相關債務重整、股權合作等相關重大事項等工作。
桐城首富變“首負”
盛運環保2014年至2017年瘋狂拿項目期間,其股價一直在10元/股上下震蕩。2018初爆發債務危機后,其股價開始飛流直下,暴跌至現今的2.5元/股附近。2018年7月9日,開曉勝所持的6639萬股股份就已跌破平倉線。
盛運環保2018年4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開曉勝已于3月30日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
資料顯示,2010年,開曉勝作為桐城市本土企業家首次成為2010年登上榜單的15位安徽企業家之一,;2013年以總資產32億居安徽富豪榜第四;2018安徽富豪排行榜中以31億財富排安徽富豪第20位,全國第1378位。
伴隨著盛運環保近一年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開曉勝所持上市公司股份遭到凍結以及多輪輪候查封凍結。
4月10日,盛運環保公告稱,于4月4日收到交易商協會《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市場自律處分決定書》,其中顯示,盛運環保作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在債務融資工具存續期間存在債務違約記錄的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未及時就債務逾期事項進行信息披露,未及時就資產抵(質)押事項進行信息披露等違反銀行間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鑒于此,給予盛運環保公開譴責處分,暫停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
此外,2015年以來,盛運環保的業績持續下滑,甚至連續兩年出現嚴重虧損。2017年報和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其分別虧損13.18億元和25.35億元,均同比出現大幅下滑。如果2019年度再度虧損,其或將面臨退市境地。
4月10日披露的一季報告顯示,盛運環保凈利潤預計虧損6,200萬元-5,700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791萬元。2019年以來,公司經營狀況繼續惡化,陷入較大債務危機,債務到期不能清償,流動性嚴重不足,公司項目建設基本處于停頓狀態,營業收入大幅下降,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對生產經營產生較大影響。
在受到公開譴責處分以及一季報之后,4月10日,盛運環保漲停以2.85元/股收盤,次日最高沖上3.06元/股,隨后再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