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處理不當,將影響城市的形象和環境。近日獲悉,莆田市引進首臺移動破碎站,實現建筑垃圾再利用,變廢為寶為保護城市環境助力。
12月10日,在城廂區樟塘片區拆遷現場看到,一輛挖掘機正忙著將廢棄混凝土塊料、磚頭、瀝青等建筑垃圾送入面前的3臺大型機械設備中進行再加工,機械的后方是幾座由再生石料堆出的巨大“石山”(如圖)。這些機械設備的操作基本采用數控的方式,配有全自動的水霧設備,可有效減少揚塵,避免在作業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污染。

該設備是由福建省建興建筑物質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引進的,該公司負責人蔡國興介紹,這3臺大型機械設備分別是移動顎式破碎站、移動圓錐式破碎站和移動篩分站。利用這3臺機械可完成粉碎、除鐵、篩分等工作,經過這些流程,建筑垃圾變成可再次利用的再生骨料,較好地實現了建筑垃圾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蔡國興說,3臺設備的日處理量在4500噸左右,其生產出的再生骨料可直接用于建筑物及瀝青路面的施工,使建筑垃圾能夠再生利用,既保護了綠水青山,又能夠促進打造海綿城市。
蔡國興還表示,除了這3臺設備外,另外一臺移動式破碎站和移動式篩分站在荔城區鎮海街道古山片區改造征遷現場投入使用,可實現日處理建筑垃圾3500噸,大大地節約了施工成本,提升了施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