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扭轉過去采砂中的種種亂象,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江西省在采砂開采管理模式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九江模式(鄱陽湖)
2009年起,九江市首開全省河道采砂統一管理之先河,針對過去鄱陽湖采砂多頭管理和“有責即推,有利則爭”的現象,成立了砂管局,推出鄱陽湖采砂“統一組織領導、統一開采經營、統一收費管理、統一聯合執法、統一利益分配”的“五統一”管理模式,并組建國有贛鄱砂石公司,嚴格按照“定點、定時、定量、定船、定功率”的“五定”要求生產作業,有效遏制了“湖霸”“砂霸”等不法行為,維護了鄱陽湖區的安全穩定,較好地解決了鄱陽湖砂石資源節約有效利用與鄱陽湖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走出了一條實現鄱陽湖砂石資源保護開發的新路子。
具體做法:
1、統一組織領導。
九江市政府牽頭成立采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采砂辦,負責河道采砂的統一管理。市采砂辦與市贛鄱實業有限公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所有管理人員由市采砂辦統一從市直部門及沿湖縣區抽調,其工資、福利等待遇在原單位保持不變。沿湖縣區水利部門配合市采砂辦編制采砂規劃、年度開采計劃和實施方案,組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落實采區現場監督管理,調處矛盾糾紛,維護采區秩序。
2、統一開采經營。
九江市贛鄱實業有限公司,按照河道采砂審批許程序向省水利廳申領河道采砂許可證,對鄱陽湖水域規劃采區進行統一開采經營。通過公開邀約、承諾等方式公開選定采砂船船主作為河砂開采承攬人,到采區按照“五定”要求進行開采,開采所得的砂石產品,再由贛鄱實業有限公司統一組織銷售。
3、統一收費管理。
在采區現場設立水上工作平臺,對進入湖區自愿到采區的運輸船,統一集中到工作平臺進行量方計量、開票、繳款,辦結手續后,憑配載通知單到指定的采區及采砂船申請配載。配載完畢后,到指定水域接受海事部門安全簽證后方可離港。所有收入全部納入市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4、統一利益分配。
采砂經營收入按照屬地原則,合理制定市、縣和相關部門的利益分配方案(包括鄉鎮村漁民補償補助),經市采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報市政府批準后進行分配。
5、統一聯合執法。
九江市水利、公安、交通、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實行集中辦公,由市采砂辦統一指揮。定期和不定期對采區開展生產、運輸、銷售、水上交通秩序和社會治安等開展監督檢查執法,嚴厲打擊采砂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
鄱陽湖采砂三平臺管理模式現場運行流程:九江贛鄱實業有限公司通過總平臺(開票大廳)、生產平臺、減載平臺“三平臺”管理,有效保障了鄱陽湖湖砂銷售過程的合法、有序和運輸安全(詳見下圖)。

主要成效:
1.砂石資源開采由無序向有序轉變,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統一管理前,鄱陽湖采砂管理粗放,普遍存在著無序開采和濫采亂挖的現象;長江九江段水域雖然一直實行禁采,但非法偷采、盜采現象禁而不止,砂石資源普遍存在著賤賣和超量開采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鄱陽湖、長江生態環境。統一管理后,為了保護好“一湖清水”和黃金水道,九江市嚴格按照規劃許可開采,年開采量不到過去無序開采的五分之一。同時,加強了采區船舶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排放的治理,積極做好濕地保護、江豚保護、漁業資源保護和漁業人工增殖放流工作,有效維護了江河湖泊生態環境。根據省農業廳有關資料反映,鄱陽湖江豚數量近年來均保持穩定并略有增長。
2.現場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采砂管理得到了有效規范。統一管理前,九江市河道采砂多以縣(市、區)為單位,用招標拍賣方式出讓開采權,基本上是“一拍了之”,隨意開采、非法偷采現象頻發,特別是為了獲取私利,惡性競爭、賤賣資源情況十分嚴重。統一管理后,九江市嚴格實行全天候、程序化、旁站式現場監管,按照“三減三嚴”、“五定”和“集中停放”等管理規定,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有限的砂石資源。同時,由于統一管理經營帶來成本的大幅下降,在采量減少的情況下,政府財政收入卻同比大幅增長76%。
3.采區水域由事故頻發向平穩可控轉變,安全生產得到了有效保障。統一管理前,因管理混亂、船舶超載行駛等原因,每年船舶碰撞、人員傷亡等事故時有發生。統一管理后,九江市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監管,提高了安全意識,落實了生產安全措施,開展經常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嚴格執行了交通部規定的B級安全干舷制度,杜絕了重大安全事故發生,采區安全生產事故和水上交通事故“四項指數”降到了歷史最低記錄。
4.治安環境由混亂無序向平安穩定轉變,確保了社會和諧安定。統一管理前,河道采砂一度處于放任自流、混亂失控狀態。因采砂利益之爭而糾紛不斷,敲詐勒索、強買強賣,“湖霸”、“砂霸”等黑惡勢力橫行,涉砂腐敗案件不斷發生。統一管理后,強化了綜合執法,依法取締了邊界水域非法收費、非法采運砂、非法過駁等非法行為,嚴厲懲處暴力抗法事件,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始終堅持“開前門、堵后門”,有效地維護了九江水域平安穩定,為沿江、沿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5.砂石碼頭由隨意占用向規范布局轉變,河湖岸線利用更加規范有序。統一管理前,沿江、沿湖各類非法砂石場、站(點)星羅棋布,既浪費了寶貴的岸線資源,又嚴重影響了周邊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統一管理后,全市深入開展了非法砂石場清理專項整治,清理取締了沿江52個非法砂石場(站、點),對長江赤心堤原有7家砂石場涉砂作業機具依法進行了拆除,對市城區部分防汛通道閘口實施了封堵,設置了14個砂石供應臨時通道,為融入長江經濟帶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南昌模式(五河-贛江)
2011年,繼九江市實行河道采砂統管之后,南昌市由市政府牽頭組建南昌贛昌砂石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導、國企運作、多元參與”的管理理念,對全市河道砂石開采、銷售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重拳出擊對南昌段河道采砂亂象進行專項治理,有效扭轉了砂石亂象的不利局面,實現了政治、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相統一。
具體做法及成效:
1、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強化了采砂監管。
由南昌市政府牽頭,南昌市政公用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南昌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南昌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三家企業,按照“5:3:2”的股比組建了南昌贛昌砂石有限公司對全市河道砂石開采、銷售實行“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同時,改變過去由分管副市長省河道采砂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的單一構架,調整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長委、副市長等5位市領導任副組長的高規格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有專班人馬負責采砂辦相關工作),對全市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進行常態化調度,對贛昌公司實施有效監管,有力推動了河道采砂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運行。
2、大力開展河道采砂專項整治,有效規范了采砂秩序。
統管后,南昌市大力開展采河道采砂專項整治,對于原有產能,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進行化解轉換,快速清理非法砂場和過剩采砂船。贛昌砂石公司配合政府及時籌措、主動墊付經費4.2億元,快速清理了非法砂場418家,切割采砂船421條,及時有效完成了河道采砂亂象的整治工作。目前,全市三證齊全采砂船34艘,是整治前的二十分之一,全市砂場只有28個,不到整治前的十分之一,采砂秩序得到規范。
3、統籌開發利用砂石資源,保障了砂石供應。
為了助力南昌城市建設,服務百姓需求,贛昌砂石公司所采砂石確保向民生傾斜、向重點工程項目傾斜。一是對重大重點工程項目予以專門調度、專供保障,有效保障了航空城南北區、瑤湖機場跑道、臨空經濟區、七里崗互通立交、小藍工業園二期產業園、江鈴汽車城等省市重大重點項目的砂石供應;二是在全國首創“平價砂石進社區”活動,截至2019年底,已累計服務市民10萬余戶,為市民節省裝修資金近2億元,有效打擊小區“砂霸”,平抑了砂石價格。
4、妥善處置合法采砂資源,促進了社會穩定。
對于符合規定的采砂設備和人員,采取有償租賃、維穩補貼等方式,轉換為公司所用,既幫助了砂民轉產轉業,又充分利用了原有的采砂資源,涉砂群眾就業問題得到了妥善處理,實現了砂民的“零上訪”。涉砂刑案從整治前的每年50起以上,轉變為如今的“零發案”。
南昌市砂場供砂分布情況:統管后,贛昌砂石公司通過合理布局砂場設置(共在三縣六區設置砂場28個),基本實現市場銷售全覆蓋,穩定了砂石價格,保障了市場砂石需要和地區經濟建設(詳見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