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相關企業利潤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市場需求、價格、生產經營成本等,都會對當期利潤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國際輸入性的影響目前確實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先降后升,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7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表示。此前市場預測,二季度GDP數據大概率超預期改善,上半年GDP有望大幅回升。

新聞發布會現場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采礦業為復工復產提供了煤炭、有色金屬等能源和原材料,為我國經濟逐步復蘇做出了貢獻。而1~5月采礦業利潤同比下降43.6%,且降幅有所擴大。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下半年采礦業的盈利水平是否會好轉?對此,劉愛華在回答《中國礦業報》記者提問時表示,1~5月,煤炭和有色金屬采礦業的盈利水平下降幅度比較大,影響相關企業利潤的因素非常多,包括市場需求、價格、生產經營成本等,都會對當期利潤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具體從這兩個行業看,主要是價格影響,尤其是國際輸入性的價格影響。上半年,國際能源價格出現了大幅波動,尤其4月份下降比較多。上半年算總賬,國際能源價格同比下降30%以上。所以,價格的影響對這兩個行業影響是比較大的。“國際輸入性的影響目前確實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我們對采礦業利潤的走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劉愛華表示。
國家統計局同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采礦業(規模以上,下同)增加值同比增長1.7%,增幅擴大0.6個百分點。上半年,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采礦業下游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的變化情況是:6月份,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1~6月同比下降2.2%。6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1~6月同比增長3.4%。6月份,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1~6月同比增長1%。6月份,金屬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1~6月同比下降3.1%。6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1~6月同比下降0.9%。
從主要礦產品產量看,基本保持穩定增長。6月份,十種有色金屬508萬噸,同比增長3.1%,1~6月2928萬噸,同比增長2.9%;6月份,原煤33428萬噸,同比下降1.2%,1~6月180541萬噸,同比增長0.6%;6月份,焦炭4017萬噸,同比下降4.2%,1~6月22869萬噸,同比下降2.5%;6月份,原油1624萬噸,同比增長0.7%,1~6月9715萬噸,同比增長1.7%;6月份,天然氣15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3%,1~6月9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3%。此外,部分工程機械類和新產品產量增長較快。上半年,挖掘、鏟土運輸機械,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載貨汽車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6.7%、16.4%、10.3%、8.4%。
從產能利用率來看,二季度,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2.1%,同比下降2.5個百分點,上半年為69.7%,同比下降4.2%。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69.6%,下降1.1%,上半年為67.4%,同比下降2.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產能利用率為90.5%,同比下降0.4%,上半年為90.1%,同比下降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為68.2%,同比下降2.6%,上半年為63.9%,同比下降5.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8.4%,同比下降2.5%,上半年為75.6%,同比下降4.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為79.2%,同比下降1.3%,上半年為75.8%,同比下降3.9%。
從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看,1~6月,采礦業投資同比下降3.9%,降幅收窄4.8個百分點。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同比下降9.6%,金屬制品業投資同比下降16.5%。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收窄3.6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0.4%,1~5月為下降2.0%;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6.2%,降幅收窄2.1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和鐵路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0.8%和2.6%,1~5月分別為下降2.9%和下降8.8%。此外,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9%, 1~5月為下降0.3%。
與5月份涉礦數據相比可見,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經濟運行穩步復蘇,1~6月采礦業以及相關行業數據多數保持降幅收窄的態勢。
“從上半年累計的速度看,GDP、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領域大部分指標處于下降區間。所以說,我們對目前經濟回升的判斷,認為是恢復性的增長。”劉愛華表示,至于下半年的政策會怎樣進行調整,《政府工作報告》已經作出明確安排。當前,宏觀政策既要考慮保持政策力度,也要考慮可持續性,未來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也就是說,目前的政策是保持一定靈活性的,下半年會根據形勢發展,根據“六穩”的實現情況和“六保”任務落實情況作出適度調整。
總的來看,上半年我國經濟逐步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運行呈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發展韌性和活力進一步彰顯。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指標仍在下降,疫情沖擊損失尚需彌補。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擴散,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下一步,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求變應變,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