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無錫市區12個試點小區
都實施了垃圾分類
除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也是定點投放
并定期有收集車來收集
這些垃圾都去哪里了?
全市首座大型可回收物分揀中心
近期在惠山區啟用
一起去實地探訪下吧~
惠山區垃圾分類分揀中心
惠山區垃圾分類分揀中心成立于2020年06月29日,坐落于無錫市惠山區堰盛路6號,建筑面積 4252平方米,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主要對無錫市惠山區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等進行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置。
滿足全域分類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分揀拆解需求,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的細化分類,有效進行回收及二次分揀,合法處理,最大程度地實現資源的二次利用。
日處理可回收垃圾50噸
走進分揀中心,如同走入一個大廠房。這里并沒有垃圾的腐臭味,也看不到雜亂的垃圾堆放,只有幾臺機器設備,內部顯得干凈又空闊。
工作人員啟動了分揀平臺設備,往傳輸帶上倒入一袋可回收垃圾,都是各種瓶瓶罐罐。它們通過傳輸帶被送到高處一個平臺上,幾個工作人員站在傳輸帶旁,人工把瓶瓶罐罐進行二次分揀,根據塑料、鋁制、鐵皮等材質投入相應的筐內。
分揀平臺旁,又一臺機器發出轟鳴聲,這是一臺大件垃圾破碎機,工人從入口推入木質家具,隨即機器將家具粉碎,傳輸帶上陸續出來一堆木屑,工人則在傳輸帶旁對這些碎片進行二次分揀,把金屬一一揀出后,將木屑倒入運輸車。
惠山區城管局環衛科科長陳幼芳介紹:
這家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投用后,基本解決了惠山區所有小區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回收問題。目前中心由第三方單位金沙田公司運營,除分揀平臺和大件垃圾破碎機外,還有大型壓縮打包機,設計日處理產能達50噸。
前后端閉環運營
該中心建有一個智慧環衛收運系統
屏幕上能看到近30日
惠山各區域回收垃圾的量
智慧平臺工作人員說
前期他們會免費給
各小區居民發放綠色積分卡
上面有二維碼
居民通過投放可回收垃圾
掃描二維碼可獲得相應積分
積分到達一定量
就能到定點商超兌換商品
有了這個平臺后,中心能清楚掌握每個小區的垃圾量;中心目前有11輛收集車和20多名回收員,通過智慧平臺大數據分析,能適時調整各區域的人、車、物,并及時了解人員到崗、車輛軌跡等情況。
據悉,前端收集了物料經過稱重后至分揀平臺卸貨,由輸送帶傳送至分揀線,采取流水線人工作業方式,對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按類別進行二次分揀,實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二次細分類,以滿足下游企業的生產及處理需求。
根據可回收物的種類和產生量,設置專門容器或臨時存儲空間,實現單獨分類、定點投放,購置專業打包設備,對分揀后的可回收物按類別打包存儲。中心與專業回收企業合作,建成集中管理、規范高效的廢舊商品回收網絡,將可回收垃圾納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渠道。
有毒有害物處理則根據種類選擇持證處理合作單位,將詳細處理方案、相關處理資質等材料,上報區城管局審核。進出分揀中心的所有物料嚴格稱重,按類別嚴格進行臺賬登記,來源及去向明確,合法、規范處理。中心已與宜興蘇南固廢處理有限公司、無錫恒潤物資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等有處理資質的企業進行了合作。
二次分揀約20種品類垃圾
分揀中心分為
稱重區、分揀區、待壓包
及待銷售區、廢紡(織物)區、金屬分揀區
有毒有害區、玻璃區等十幾個區
其中分揀區主要針對大品類進行初步細分,僅塑料就分為約12種,金屬有3種,紙類分揀為5種。整個分揀線最終分揀近20種品類物料。
大件垃圾先進行人工拆解,將可再生資源進行分離,進入分揀體系,進行二次精細分類,剩余部分進入大件垃圾破碎機破碎,破碎后的殘渣經過輸送裝置,進入磁選機,對磁性金屬再次篩選,剩余殘渣收集后送至焚燒廠焚燒減量處理。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
分類后的垃圾如何處置,
也應該跟上腳步!
擁有這樣一家垃圾分類分揀中心,
讓資源放到該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