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廣州市白云區黃石街再生資源中心正式揭牌運營,這是白云區第一個全品類再生資源中轉示范站,由白云區供銷聯社和黃石街聯合打造,位于黃石街保利路7號,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黃石街再生資源中心致力于處理轄區內園林廢棄物、零星建筑垃圾、布碎皮革垃圾和其他不能進壓縮站的垃圾,填補了黃石街垃圾分類“高值+低值”全品類的工作空白,重點解決存放、收運和集中處理等問題,有助于推動環衛垃圾收運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兩網融合”。

“我們的目標是實現可回收物應收盡收,助力垃圾減量,打造‘無廢’黃石。”黃石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振華說道。
預計每月資源回收總量400噸
走進黃石街再生資源中心,記者看到作業區劃分了十一個區域,分別是廢金屬、廢家電、廢鐵、廢紙、廢泡沫、廢塑料、廢木材、工業垃圾、大件物、建筑垃圾、廢衣服區域。

作業區占地約1800平方米,通過推行“高值+低值”全品類回收模式,提高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減輕垃圾處理系統負擔,同時運用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大數據平臺實現智能化科學化管理。
中心還設置了宣教區,通過介紹可回收物的具體分類,普及可回收物的品類知識,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引導居民在前端對可回收物進行精細分類。
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后,將服務黃石街4個城中村共13個社區的居民,預計每月可實現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總量400噸。
設便民回收站打造全鏈條閉環體系
據陳振華介紹,未來該街還將以點帶面,在馬務村、陳田村、江夏村、石崗村建設便民回收站,在前端搭建回收網絡,對黃石街的可回收物進行全鏈條回收,并運輸到黃石再生資源中心進行分揀打包后,統一交給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專業化處理,形成全鏈條閉環處理體系。區供銷社委托第三方有資質公司專門負責設備的操作、維護、日常保潔及運營工作,確保工作中心時刻干凈整潔。

據了解,在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黃石街始終注重強化黨建統領,充分凝聚社會合力,從抓示范、立標準、樹品牌方面著手,把垃圾分類工作作為重點工作抓緊抓好。黃石街因地制宜、不斷創新探索,根據不同的生產、經營、居住特點,選取轄內城中村、市場、學校、酒店、居民住宅小區、出租屋、收集房為試點,通過示范帶動、以點帶面,以更好引導居民群眾培養好習慣、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尤其馬務村作為社區作為垃圾分類示范村創建示范點,探索出了“一人管一棟、一碼管一圈、一規管一村”的“棟長負責制”破解城中村垃圾分類難題,形成“街道—村委—黨員—村民—二手房東”五級監管機制,有力地促進出租屋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推進各主體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黃石街垃圾量同比減少20%
目前,黃石街首批定時投放點和收集房已全部建成使用、轄區所有社區已完成樓道撤桶工作,餐廚垃圾處理點已完成完善污水和排氣設施,馬務示范點宣教中心已完成建設,垃圾分類“時尚之旅”參觀路線完成創建,打造“全鏈條”體系、“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黃石亮麗名片。

2019年以來,黃石街通過黨建引領示范、組織宣傳發動、垃圾源頭減量、及時收運處置等方面綜合施策,垃圾分類成效日益明顯,今年1月-10月廚余垃圾分類率達25.68%,10月份單月分類率更達34.1%。全街垃圾量比2018年同期減少12%,比2019年同期減少20%,在全區排名均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