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舉行“十三五”水上交通安全情況和2021年水路春運準備情況新聞發布會,請廣東海事局副局長林奎、廣東海事局二級巡視員/通航處處長吳建生、廣東海事局安全管理處處長郭偉斌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王麗華主持發布會。

廣東海事局安全管理處處長郭偉斌
發布會上,廣東海事局安全管理處處長郭偉斌表示,涉砂船舶事故多發是廣東省整個“十三五”期間的一個特點,并針對人民日報記者的提問,就“運砂船事故多發原因”和“廣東海事局為減少事故發生做出的整治和監管措施”進行回復。
砂石船事故多發主要原因
首先是海區非法盜采以及非法運輸引發的事故。由于它本身是一種非法行為,所以一般對安全不太顧及,往往存在超載以及故意關閉船舶識別系統來逃避監管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容易發生事故。
第二,個別涉砂船舶也存在非法改裝行為。采砂船可能會擅自加裝一些采砂的設施,運砂船這一塊主要是為了多裝貨,一些艙口圍板可能會擅自加高。另外為了裝卸方便,他們也把本來有艙蓋板海船的艙蓋板整個拆卸下來,這些擅自改裝行為都容易造成水上交通事故。
第三,主要是違規操作。個別船員沒有按照船舶配員的要求,按照規定來配足船員。有些船員持證的要求滿足不了配員的要求,甚至有個別船員根本沒有持有證書。砂石船的管理往往更多地聽命于實際控制人,對船公司這塊的管理要求沒有落實到位。由于存在船員的素質普遍偏低的情形,往往他們的安全意識不太高,也存在一些在惡劣天氣下冒險出海等情形。
為了有效遏制砂石船事故多發的態勢,廣東海事局從2020年10月份開始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攻砂”行動,結合全國范圍內的“水上交通安全三年行動”一起布置開展,在廣東轄區重點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與相關涉水部門的協同聯動。因為涉砂船舶管理,包括海砂開采是牽涉到多部門,需要各部門聯動,廣東海事局聯合廣東省安委辦專門印發了“六禁”要求,即:禁止非法開采、裝卸海砂,禁止未經批準從事海上采砂運砂活動,禁止違反規范航行作業,禁止配員不足航行作業,禁止采用私自改裝船舶,禁止惡劣天氣海況冒險航行作業。為了落實“六禁”要求,廣東海事局也跟海警、交通以及其他相關部門一起開展聯合執法。
二是強化源頭管理。廣東海事局實行對所有從事海砂開采跟運輸的船舶采取報備制度,對參與作業的船舶狀況進行相應核查,沒有經過報備的船禁止參與作業。
三是對船舶信息進行核查。主要是利用已經建成的信息化手段,對船舶“來一艘,核一艘”,對其裝載情況及人員配備情況進行相應核查。
四是強化現場檢查以及處罰力度。主要體現在“出一艘,查一艘”,建立黑名單制度,對存在違規比較多的船舶實施重點管控。
五是強化現場值守跟應急處置。針對夜間事故相對比較多的特點,廣東海事局加強夜間的執法,在一些重點作業區域以及砂石船活躍比較頻繁的區域設置值守點,對過往砂石船采取相應管控措施。
郭處長坦言,總的來看,自從2020年10月份到現在已經三個來月,整個“攻砂”行動以來,海事事故多發的態勢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至今沒有發生涉及海砂船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廣東海事局也建立了一個海砂船管理的數據庫,將2800多條涉及海砂運輸以及海砂開采作業的船舶,按照風險等級實施標簽化的管理制度。
下一步,廣東海事局將總結前階段專項整治的經驗與一些工作的開展情況,繼續鞏固此次行動的成果,以確保廣東轄區水上交通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