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情況報告進行審議。
報告指出,“十三五”以來,省級財政共投入近40億元推進固廢處置重點項目建設。2020年,我省固體廢物產生總量1.62億噸,其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6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個百分點,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醫療廢物安全處置率均為100%。
工業固廢污染防治。推進重點企業生產工藝清潔化、國家和省級園區循環化改造,鼓勵工業固廢加工利用,創建綠色工廠和綠色基地,提升資源利用基地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水平,建成一批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和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項目。
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廈門、福州走在全國前列,實現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態化治理機制全覆蓋。全省9個設區市均建有餐廚垃圾處理廠,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全省主要快遞企業可降解塑料包裝袋和膠帶應用比例增至5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88.15%是加強建筑垃圾污染防治。
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十三五”以來,全省共建成27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項目,處置能力比2015年增長3.2倍。2020年全省危險廢物規范化考核合格率達95.86%,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重金屬減排任務。全省現有12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年處置能力達5.7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