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垃圾處理廠廠區內,機械轟鳴,新引入的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正在將可回收建筑固廢垃圾通過傳送帶輸送到各種設備,經破碎篩分和粉磨等工序后,變成了再生骨料。不遠處,修路工人正在使用再生骨料進行地坪墊層,實現了建筑固廢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針對建筑固體垃圾轉運處理難、運輸成本高等問題,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垃圾處理廠轉變思路開拓創新,采用凱瑞特重工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對于建筑固廢垃圾進行再生處理。通過引入建筑固廢垃圾再生處理設備,實現了建筑固廢垃圾“變廢為寶”。
日前,參加阿勒泰地區建筑固廢垃圾再生處理研討會的各縣市城鄉建設部門代表、建筑企業代表走進阿勒泰市垃圾處理廠實地觀摩。
在現場,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相互配合,將可回收建筑垃圾進行破碎篩分,加工成粒徑不同的骨料,用來做砂漿、路面材料等。傳統建筑垃圾的處理方式是施工人員先把建筑垃圾運到填埋廠,再進行填埋,產生物流和填埋兩筆費用。使用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實現了建筑垃圾的就地處置和就地篩分,在生產過程當中,節約了不少運輸成本。
青河縣皓翔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國營說:“通過這次現場交流,實地檢驗了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該設備具有機動靈活、成本較低的特點,非常實用。”
據了解,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主要用于工程建筑、土方石工程、道路建筑、城市基礎設施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建筑垃圾再生等破碎作業,與傳統的建筑固體垃圾填埋處理相比,具有占地少、投資小、無污染、管理人員少、操作簡單、源頭處理運行成本低等特點。
近年來,阿勒泰市積極探索建筑固廢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綠色新模式,此次首套建筑垃圾固廢利用再生加工生產線的成功使用,彌補了阿勒泰市建筑固廢垃圾處理的短板,標志著阿勒泰市建筑固廢垃圾處理正式邁入了循環再生利用的新里程。
阿勒泰市環衛有限責任公司渣土辦主任李廣生說:“用傳統方式處理建筑垃圾,不僅占用土地、影響市容,還可能污染水體和大氣。在使用破碎設備后,將形成一個閉合的建筑垃圾循環處理鏈,讓建筑垃圾重生再利用。”
據了解,這種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日處理量為1000方,每小時生產70方渣土,生產出來的石子達70%,細沙25%,廢料5%。其中的細沙和土,阿勒泰市還計劃與餐廚垃圾處理廢棄物拌合,返還綠化用土,將有效提升建筑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