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煤集團日前召開的2022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數據,上半年,該集團累計生產1.14億噸,生產主要化工產品1019萬噸,生產粗鋼638萬噸,發電215.5億千瓦時,生產水泥82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4%、4.8%、0.4%、3.8%、27.9%;實現營業收入2307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114%,經濟效益再創新高;完成投資100.3億元,同比增長6.6%,經濟運行總體呈“總量穩進,質量向好,亮點紛呈”態勢。陜煤集團營業收入達到陜西省屬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30%,利潤超過陜西省屬企業利潤總額的56%,居陜西省工業企業第一位。
2022年伊始,陜煤集團就加快推進榆林化學180萬噸項目等54個重點項目建設,狠抓煤、化、鋼、電等企業生產。搶抓機遇,核增煤炭產能1560萬噸/年。帶頭執行保供任務,簽訂煤炭中長期合同1.54億噸。落實“公轉鐵”,三方鐵路運力合同兌現率達,超額完成國家監管要求。
在科技轉化方面,陜煤集團全面融入陜西秦創原建設,聯合8所知名高校,組建秦嶺計劃科技經紀人團隊28個。在高端彈性體、特種多元醇、可降解材料等聚合物領域醞釀突破。穩步推進數智轉型,深化數智生態建設。建成30處智能化礦井,煤炭智能化開采率達到97%。數智轉型工作正在向化工、鋼鐵、電力和裝備制造等企業全方位滲透。在運行管理端,決策中臺、數據中臺、物資集采、財務共享等智能化管理平臺,一體化集成已現雛形。
在綠色發展方面,陜煤集團大力發展風光發電等新能源產業,上半年累計并網66萬千瓦新能源裝機,正在實施推進的項目裝機合計37萬千瓦,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裝機合計76萬千瓦。
青海、甘肅、新疆新能源建設已進入實質性階段。陜煤集團總體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研究報告已基本形成,黃陵煤矸石制陶粒和粉煤灰綜合利用、韓城鋼鐵渣粉綜合利用和煤矸石高效綜合利用生產微晶玻璃等項目已開工建設。6處煤礦有序推進國家級綠色礦山申報工作,5處煤礦已通過省級綠色礦山驗收。煤層氣、地熱能利用取得新進展。
樓宇間綠色供能、智慧服務樣板示范工程正在積極推進。在提升管理效能方面,陜煤集團錨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不放松,推進改革攻堅。各級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三項制度改革,技術研究院納入“科改示范行動”試點,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深化等“規定項”全部落地。小企業改革等“自選項”深入推進,88戶企業“處僵治虧”工作全面完成。陜煤集團繼續深化運行管理,按照放權、歸位、激活的思路,全面完成集團《管理綱要》修訂和《分類管理辦法》制定工作。調整電力板塊管理架構和體制,調整了榆林地區部分煤炭企業管理體制。出臺了《所屬企業資產處置審批辦法》和《資本收益分配及收繳管理辦法》,進一步發揮了集團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職能。
下半年,陜煤集團將錨定新目標,重點做好擴投資、穩增長、深改革、創一流、重研發、保供應、強管理、防風險八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