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涇縣治砂治超站、縣水利局獲悉,為深化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保護公路設施完好,維護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和公路安全,涇縣多個檢查點嚴防超載超限,深化治砂治超工作。
涇縣砂石資源主要集中在青弋江。自上而下流經8個鄉鎮30多個村居,是涇縣高質量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但受利益驅動,導致非法采砂、越界采砂行為屢禁不絕,造成河道采砂整治難度增大、砂石資源外流、車輛超載超運對公路、橋梁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源頭治砂。治超先治本,源頭是關鍵。守好了第一道防線,砂石源頭裝載、超載現象才能基本消除。為嚴厲打擊非法盜采砂石行為,有效遏制公路、橋梁超載超限、砂石外運等現象,推進形成長效治砂、源頭治超新局面。
2018年涇縣先后制定下發了《涇縣非法采砂超限超載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非法采砂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多次召開調度會,加大協調力度,推進工作落實。努力探索了“長效治砂、源頭治超”模式,全面形成砂石生產運輸管理票證制、砂石運輸管理稽查制。成立3支路面巡查分隊,負責路面管控,實行24小時巡查,對照《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對全縣治砂治超站點進行整合,最終設立昌橋、新元、晏公、北貢4個治砂治超監管點,編制了《治砂治超工作手冊》采取部門聯合、交叉編組和機動輪崗方式,將59名值勤人員調整配備到位,對治超(站)點進行24小時駐點稽查;2019年涇縣縣委、縣政府成立了治砂治超領導小組辦公室工會委員會。從縣水利、縣公安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公路分局、縣林業局抽調精干力量。在抓作風、嚴落實,治砂治超在行動大會上,全體成員簽訂了《涇縣治砂治超領導小組辦公室作風建設個人承諾書》,承諾要嚴明政治紀律、嚴守政治規矩,進一步提升廉潔自律意識,切實履行工作職責,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杜絕“拖、低、扯”現象。治砂專項行動啟動之初縣公安局就查獲非法采砂團伙3個,對青弋江、徽水河等縣域河道內棄置的采砂器具全面清理、撤除,拆除清理采砂設施8處,清除臨時堆砂點64處。截至2019年2月25日,就辦理非法采砂案件23起,4個監督管理站點共查車6190余輛,查扣非法采砂運輸車輛42臺,查扣挖掘機10臺,工程裝載機5臺;公安部門查處違法行為33起,查處非法采砂團伙3個,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0人,其中刑拘涉案人員18人,行政拘留2人;2020年與各鄉鎮簽訂了《河道采砂目標管理責任狀》,監制了《涇縣砂石采運憑證單》,在河道砂石采運重點區域、主要鄉村道路路口增設智能限高限寬設施,新建3處檢測系統,并對原有6處車輛動態超限檢測系統進行升級改造。2021年涇縣又以最嚴措施、最強力度推對青弋江沿線3處砂場進行整治、關停、清退清場工作,并根據“一場一策”實施河道生態修復方案,投入了資金約60萬元,完成了原鑫鑫砂場、涇泉砂場、滸璽砂場等三家砂場的生態修復工程,對河道開采區內淤堆卵石進行平整,拆除清運灘地建筑物、構筑物,對河道岸線進行護坡修整。2022年涇縣水利局水政監察大隊受理非法采運河道砂石案件 18 起、查處辦結案件18 起,查扣非法采運砂石機具21臺,累計罰款15.58萬元;涇縣水利局2023年1月專題會議研究,確定將優化河道砂石管理利用機制作為2023年改革創新事項創新工作。成立了改革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多次研究優化河道砂石管理利用改革工作。隨著河長制工作不斷深入,雙及時調整了縣、鄉、村三級河長303人,其中縣級河長27名,鄉鎮級河長107名,村級河長169名。逐步實現巡河問河常態化,把打擊非法采砂作為巡河工作的主要內容,實現了河道日常有人管、問題有人治的齊抓共管局面,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技治超。超載超限運輸現象,不僅嚴重擾亂了運輸市場秩序,更給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近年來,涇縣治砂治超以固定治超、流動治超、科技治超等舉措多管齊下,對城鄉重點路段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監控。堅持科學檢測,配備高速預檢系統,規范砂石采云憑單,實行涇縣砂石企業開單運輸車輛合法承運的唯一憑證,票證制管理,推行“一車一芯片”運輸管理模式。并在重點路段設置超限超載警示標志,在農村公路設置路標、路牌和告示牌,在重點路段、橋梁設置限速、限載、限高、限寬標志,安裝龍門架、隔離墩、減速帶、標志牌。在處罰超限超載車輛時,妥善安排好待處理車輛司機及司乘人員,對不配合的司機,執法人員耐心宣講政策,依法進行說服。
經典案例:2021年11月14日,高速預檢系統在一起案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執法人員例行巡查過程中,發現自旌德方向駛來的一輛六軸重型半掛大貨車,在經過205國道高速預檢系統時,顯示車貨總重達到了75.7噸。隨后執法人員攔截住該車輛,進行過磅檢測,發現車貨總重為75.7噸,與高速預檢系統顯示一致, 由于該貨車車貨總重超過75噸,屬于嚴重超限運輸違法行為,工作人員立即詢問當事人、制作現場筆錄,鎖定了相關證據和違法事實。
作為科技治超的一項重要手段,目前涇縣各主要出入口都布設了該系統,還配套架設了視頻監控系統,讓超限超載車輛無所遁形。
綜合利用。為強全縣區域內砂石資源管理,有序綜合開發利用砂石資源,涇縣又成立了砂石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領導小組,制定了全縣近期、中期及遠期采砂規劃,積極探索河道砂石資源開發利用的新模式。2018年,在探索砂石配置體制改革中,按照相關程序確定砂石資源由城鎮化公司按照“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工作要求開展河道整治疏浚施工、砂石開采、運輸、加工、銷售等工作。并指令縣水利局對其進行監督,配合城鎮化公司將砂石資源處置收入按照“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繳入財政非稅專戶。收益資金將統籌用于全縣河道整治疏浚后的河道岸線生態修復工作,避免了砂石無序開采亂象。
同時,針對鄉鎮農民建房等需要使用少量砂石,建立免費采用登記備案制,由建房農戶持合法建房相關審批材料到鄉鎮政府辦理砂石自用備案登記手續后,在村委會監督下無償采用。避免了許多不和諧因素,社會矛盾糾紛整體下降,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下一步,涇縣將繼續加強治超源頭單位監管的高壓態勢,深化河道砂石監督管理制度改革,實現互惠互利;通過科技治砂治超執法、設立舉報熱線等措施,推進治砂治超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實現共贏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