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煙臺市福山區價格認證中心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協助區自然資源局執法大隊完成1宗盜采尾礦毛石價格認定,目前該案已移交公安部門的食品藥品環境偵查大隊。在辦理新標的價格認定過程中,我中心主要從實物查驗、資料完善及市場調查三方面入手,確保認定結論科學合理。
一是開展現場查驗,補充材料有理有據。在正式受理認定請求后,認定小組同自然資源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盜采尾礦現場。根據盜挖土方勘驗技術資料,雙方共同進行尾礦采石現場查驗,結合實際情況,認定小組探討市場法、成本法等不同思路所需資料,要求提出機關進行資料補充。
二是加強溝通交流,明確標的細枝末節。通過市場調查,綜合提出機關的資料,發現石頭資源價格形成較為復雜,除了市場供銷環節、開采合法手續外,運費、用途和質量也影響到最終交易價格。面對新標的,認定小組圍繞認定目的,廣泛查閱資料,下達補充材料通知書,經過反復溝通協調,提出機關按情況要求對涉案標的石頭種類、價格內涵、交易環節及主要用途予以書面明確。
三是深入市場調查,壓縮標的價格區間。為保證獲取價格合理合法,認定小組在市場調查過程中采取慎重態度,獲取不同交易環節的價格,壓縮標的合理價格區間。(1)廠家采購環節價格。先后去當地山水水泥、冀東水泥(000401)等2家混凝土攪拌站,到張格莊鎮利豐石子廠、高疃鎮宏圖建材廠等石頭采購加工單位進行價格調查;(2)網絡公共交易平臺價格。在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山東.煙臺)、煙臺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查詢周邊石頭公開拍賣行情;(3)兄弟部門認定案例。借鑒棲霞市、萊陽市兩家兄弟單位認定結論、工程造價取費及法院已審判案例。
在新標的認定過程中,認定工作人員不畏風險挑戰,邊學邊干,加深對石頭資源的了解,既開拓思路,積累工作經驗,又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達到鍛煉和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