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在需求和價格雙雙下滑的影響下,多家水泥企業盈利較去年同期出現下降。相關數據顯示,16家上市水泥企業中,有14家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87.5%。
紛紛開啟轉型升級
數據顯示,在上述14家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水泥上市企業中,有3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逾50%,另有3家企業虧損。
水泥需求疲軟、價格持續走低是前三季度水泥企業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供需矛盾加劇,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價格持續走低,進而影響了水泥企業的盈利能力。”有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據水泥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水泥價格走勢呈現“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特征,整體震蕩下行,截至9月底,P.O42.5散裝水泥均價323.6元/噸,較年初下降24.7%,同比降幅為29.9%。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水泥產量14.95億噸,同比下降0.7%,創下2011年以來新低。
在此背景下,為應對業績壓力,多數水泥企業紛紛開啟轉型升級,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以上峰水泥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續推進水泥建材主業+骨料環保物流產業延伸+新經濟投資的“一主兩翼”發展戰略。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7.01億元,其中水泥和熟料貢獻約3.6億元,占比51%;證券投資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9億元,其中因所投資的合肥晶合集成項目發行上市貢獻投資收益1.46億元;產業鏈延伸翼的骨料和商混貢獻約1.73億元,協同處置環保業務貢獻約3000萬元。
海螺水泥也在積極延伸產業鏈。今年上半年,公司有8個骨料項目順利投產,骨料產能達1.3億噸,新增骨料產能2160萬噸。
骨料及機制砂實現營收16.85億元,毛利達57.55%,同比上升1.78個百分點。骨料業務是海螺水泥上半年主營業務中唯一毛利率上升的業務。
除了積極延伸產業鏈,水泥企業還通過布局新能源項目持續降低能耗,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上峰水泥三季報顯示,公司已投運的光伏項目累計實現綠色發電408.54萬度,相當于節約標煤1231.7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82.71噸,首個用戶側儲能電站8月份投入試運營,已累計實現放電16.3萬度;
第二批潁上、銅陵、都勻等光伏系列項目開始建設,計劃年底前投運。
行業底部逐步明晰
水泥行業四季度及明年需求和價格將如何發展?
“行業底部已經逐步明晰。”國泰君安非金屬建材行業首席分析師鮑雁辛表示,“政策面對第四季度和2024年投資端有著相對較強的支撐。同時,碳交易在水泥行業的推行,有望明顯改善行業供需失衡的態勢。”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特別國債的發行,再度印證了政府穩增長的決心。通過向地方政府轉移支付,更有助于各地方因地制宜優化資金使用效果。地方政府更為充裕的資金有助于基建投資邊際改善,提振水泥需求,為2024年水泥行業的盈利復蘇創造更好的條件。
上峰水泥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四季度和明年我們依然抱有信心,有相對樂觀的預期。供給端方面,明后年水泥行業有望逐步納入碳交易市場,未來行業去產能會有更好的落實,有利于供給端的改變和控制。需求端,預計基建將繼續發力,房建需求將邊際改善,或許當前正是行業景氣度恢復上行的開始階段,也是重要階段,期待后續在低碳、能耗雙控背景下,供需關系緩和,價格也將走出低谷,進入上行階段。”
塔牌集團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已經到來的四季度為南方地區的傳統水泥銷售旺季,預判水泥銷售形勢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