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大豐港區糧食碼頭,現場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對即將投產的散糧氣墊輸送機進行各項調試工作,不一會兒,門機抓料斗鱗次櫛比上下翻飛,一噸噸進口加麥經漏斗,落到散糧氣墊輸送機上,穩穩轉運至后方筒倉,鹽城港大豐港區散糧氣墊輸送機正式投入運行。

“相對于傳統的汽車運輸作業方式,氣墊式輸送機具有顯著優勢,主要表現在作業效率的大幅提升,安全性能的顯著增強,密封性能的作業表現增強,以及貨物損耗率的明顯降低,我們對鹽城港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加信任。”鹽城市大豐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說,該工程總投資約1.6億元,包含4條氣墊輸送機、3座轉運站、4座棧橋、3個變電所和2座箱式變電站等,全長達5049米,長度為亞洲之最。“我們通過引進國外技術,將從碼頭到糧食庫區的輸送系統全部由托輥式改為摩擦阻力小、密封條件好、維護成本低等特點的氣墊式,實現輸送系統技術提升,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氣墊輸送機帶寬1.4米,帶速4.0米/秒,最大作業能力達1600噸/小時。”

氣墊輸送機在沿氣墊機長度方向每隔114米左右,布置了密閉通風除塵系統,全部配備TBLM系列低壓脈沖除塵器,有效防止粉塵的溢出,除塵器過濾后的潔凈氣體由風機排入大氣,經除塵器過濾后的糧食粉塵則被重新送入相應的工藝流程中去,粉塵粒度>1納米,除塵效果大于99.5%,粉塵粒度<1微米,除塵效果大于95%。同時配置必要的環境監測設備,從根本上降低、減少噪聲、建設廢料的發生和擴散。

港口作為交通運輸的樞紐和對外交流的窗口,鹽城港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看得見的生產力,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氣墊輸送機投入運營后,將形成“碼頭裝卸+氣墊機運輸+筒倉存儲+內河碼頭裝船”的散糧裝卸工藝系統,從而取代原有卡車運糧的工藝方式,彌補水平運輸生產效率低、運輸成本高、環保條件差等短板問題,大幅提升鹽城港大豐港區糧食碼頭的裝卸效率,同時能夠為區域腹地范圍內的糧食加工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經濟的運輸途徑,減少物流成本,進一步加速推動多式聯運“水轉水”“公轉水”等運輸結構的調整,為區域糧食產業生產運輸、保障服務等都起到積極的作用,為增強鹽城港在江蘇沿海地區港口群的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