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記者從安徽省住建廳獲悉,該廳近日組織對合肥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門督導。省住建廳肯定了合肥市垃圾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時要求持續強化建筑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全過程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處置行為。
督導:省住建廳肯定合肥垃圾治理成效
垃圾治理即是居民身邊的小事,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事,對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都有著重要意義。
為了有效遏制、嚴厲打擊建筑垃圾亂堆亂倒、違法違規處置等行為,全省范圍內正在開展城鄉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專項督導,持續至8月底。
其中,重點督導建筑垃圾污染防治規劃編制情況、亂堆亂倒點位排查整治情況、建設項目是否編制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及備案情況、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運行管理情況、建筑垃圾消納場所及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運行管理情況等。
通過本次督導,省住建廳肯定了合肥市垃圾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相關負責人指出,要嚴格依法依規開展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不斷規范行政審批審核流程,持續強化建筑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全過程監管。
此外,要求學習借鑒滬蘇浙有關經驗做法,加快推進環保措施改進提升。堅持協同推進,強化部門協同監管和執法機制,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處置行為,確保建筑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規范有序。
舉措:全域消納對口包保破解處理難題
近年來,合肥處于建設發展高成長期。據不完全統計,工程渣土、拆遷拆除垃圾、裝修裝潢垃圾等建筑垃圾年均清運4000余萬方(含四縣一市)。
為有效破解現實難題,推動解決消納場所不足、消納能力不夠等問題,近年來合肥市全面加強建筑渣土全過程管理,采取了多項措施一體推進渣土處置,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其中,根據國土空間規劃總體要求和生態環保的具體要求,制定實施了合肥市建筑渣土消納三年規劃,規劃建筑渣土消納預估容量1.47億方,加快滿足消納需求。堅持全市“一盤棋”,在城區充分挖潛的基礎上,按照就近消納、由近及遠原則,建立健全對口包保消納機制。
落實源頭減量,推動工程渣土源頭減量和綜合利用。如結合實際提高市政道路、新興建設片區的豎向標高,就地解決區域內棄土,減少渣土外運量。充分利用城市生態廊道及堆坡填墊,增加消耗量。在高鐵、高速路邊原有取土坑、低洼地進行平整填土,促進資源化利用。
展望:編制建筑垃圾治理專項規劃
為了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管理,改善全市建筑垃圾的規范收運和無害化處理,根據安徽省住建廳具體部署,接下去合肥將開展《合肥市建筑垃圾治理專項規劃(2024-2035 年)》編制工作。
本次規劃范圍為合肥市域范圍,總面積約 1.14 萬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及期限與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保持一致,主要包括源頭減量、分類處理、消納設施和場所布局及建設等在內的建筑垃圾污染環境防治工作規劃。
堅持“統一規劃、控源減量、市域統籌、分類管控”的原則,結合合肥市實際,提高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建立政府統籌、屬地負責、分類處置、全程管控、布局合理、技術先進、資源利用的建筑垃圾治理體系,進一步促進城市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實現建筑垃圾治理工作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推進。
按照不同建筑垃圾產生源,科學編制建筑垃圾收運體系規劃,研究各類建筑垃圾收運模式、收運配套設施建設和收運制度規范,科學布局建筑垃圾收運相關設施,加強市場化建設的管控與指引。
建立規范的建筑垃圾分類分區堆放、分類處置體系,采用市場和行政調控相結合的方式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再利用,加強源頭減量的規劃指引,逐步建立高標準的建筑垃圾再利用體系,合理布局各類建筑垃圾處理設施。研究制定建筑垃圾分類資源化利用方式,引導構建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