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我市“無廢城市”建設和相關工作進展情況,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無廢城市”建設是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市生態環境局以“無廢城市”建設為統領,以“清廢行動”開展為抓手,嚴守固體廢物環境安全底線,全面提升固體廢物環境監管水平,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多措并舉,提升固體廢物全過程監管水平。強化源頭管控。督促引導所有涉固廢產生企業及時申報年度固體廢物產生處置情況。2024年,全市共計1161家企業完成申報登記工作,與工信、農業農村、城市管理、城鄉水務等部門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和聯絡員制度,及時發布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告和投資引導公告,切實做到全市固體廢物管理底數清晰,目標明確。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施治、覆蓋全面”原則,督促企業落實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利用處置情況在線報告要求。實現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全覆蓋,將各縣(市、區)規范化管理評估情況納入評比考核體系,2023年,我市在全省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綜合成績位列全省第3位。統籌強化利用處置能力。嚴格審批涉及危險廢物的新改(擴)建項目和利用處置項目,定期發布《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投資引導性公告》,科學引導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危險廢物利用能力達每年237萬噸,大部分危險廢物可實現資源化利用,綜合利用率較2020年提高22%。
堅持綜合施策,全力保障涉固體廢物環境安全。狠抓警示教育,全力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持續開展涉危廢企業全員環境安全警示教育,先后組織961家企業、12.93萬人參與活動,發放告知書、簽訂責任書,設置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切實提高企業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堅持持續發力,開展“清廢行動”等專項排查整治。建立“衛星遙感——現場核查——線索排查——現場回頭看”的閉環管理工作模式,掌握全市疑似各類固廢非法傾倒點位信息。2023年以來,全市共排查疑似問題及線索點位224處,工業企業855家,查處涉固廢處罰案件11起,處罰金額463.08萬元,有效解決了固體廢物非法堆存問題。緊盯重點領域,強化環境執法監管。組織開展廢棄廠房、院落、荒地等易發生固體廢物傾倒、填埋的重點場所摸底排查,對1055處重點場所建立信息檔案,形成重點場所長效管控機制。實行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監管,對265家重點風險監管單位每半年開展全覆蓋檢查一次。
堅持立足實際,探索打造特色亮點做法。打造全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的行業標桿。積極調度、倒排工期,推動濱州藍潤環境資源有限公司60萬噸/年工業廢鹽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實現我市乃至輻射全國的廢鹽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推動歷史遺留固體廢物利用處置。支持魏橋集團在國內實現赤泥選鐵產業化基礎上,通過赤泥磁選鐵精礦粉項目,繼續優化和提升利用技術,不斷拓展解決赤泥減量化和綜合利用的規模和途徑。推動山東萊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亞硫酸鎂綜合利用項目生產達效,解決數萬噸歷史遺留鎂法脫硫產生亞硫酸鎂處置難題。推進重點項目落地達效。依托“無廢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庫,以赤泥、亞硫酸鎂、工業污泥等大宗固廢為重點,投資48.68億元,規劃建設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項目15個;以鋁灰、廢堿液為重點,投資7.21億元,規劃建設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