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在提升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實現新一輪找礦突破工作中,積極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確保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
在綠色勘查方面,經過近5年的探索實踐和經驗積累,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組織編制的地方標準《綠色勘查技術規程》(DB15/T 3393-2024),今年由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公告》正式公告發布。《綠色勘查技術規程》結合內蒙古生態環境特征和地質勘查工作實際,在地質勘查全過程中,針對森林、草原等不同景觀區,提出分類運用科學高效環保的勘查方法、技術、工藝和設備等手段,減少或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并對受擾動的環境進行恢復,實現地質勘查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互利共贏。
目前,自治區財政出資地質勘查項目已全面執行《綠色勘查技術規程》,從立項采集、招標環節嚴格事前審查,實施過程中強化事中檢查,驗收評審環節加強重點評價,全流程落實綠色勘查要求。同時,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逐步向全區地質勘查行業推廣綠色勘查技術規范,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動內蒙古地質勘查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在綠色礦山建設方面,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自治區人民政府當月即印發了《關于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通知》,明確綠色礦山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要求。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積極響應落實,組織召開“建立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協調機制座談會”,成立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協調機制,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為各部門聯合開展綠色礦山建設評估及監督管理奠定基礎。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綠色礦山344家,其中,國家級綠色礦山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