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一艘外貿貨輪在山東港口煙臺港西港區順利完成17萬噸煤炭卸船作業,標志著煙臺港、物流集團攜手打造的保稅、過境中轉煤炭業務吞吐量今年已突破700萬噸大關,助力西港區煤炭吞吐量提前50天突破千萬噸,創同期歷史新高,有力保障了煤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持續夯實煙臺港中國北方國家煤炭儲備基地地位,為山東港口提速大宗干散貨儲運中轉基地建設注入新動能。

今年以來,聚焦提升煤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煙臺港深入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及山東港口構建核心競爭優勢戰略部署,緊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牢牢鎖定一流質效,進一步強化“立足優勢、融入全鏈”的轉型意識,緊扣港口作為供應鏈、產業鏈核心節點的優勢,通過內外部服務集成,與物流集團、電廠、煤炭采購商及供應商融合協同,共同搭平臺、暢通道、建業態,不斷拓展煤炭市場邊界,加快構建“端到端”供應鏈服務體系,全力保障煤炭供應鏈的穩定。
在拓展海外煤炭市場期間,煙臺港充分發揮山東港口一體化融合發展優勢,持續加強與物流集團的協同聯動,在貨運代理、堆場堆存、保稅庫區、服務效率等方面發力,延伸“港口+物流+保稅”服務鏈條,強化與國際貿易商的供應鏈合作,共同拓展保稅及過境煤炭業務。截至目前,通過“水轉水”模式,煙臺港保稅及過境煤炭業務量同比增幅39.0%,持續擦亮“高效港口+卓越物流”服務品牌。
與此同時,煙臺港聚力推進煙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深耕“三區互融”,緊密對接煙臺城市發展與民生煤炭保供需求,密切與周邊電廠溝通聯系,全力做好煤炭保供工作。結合客戶需求,攜手兄弟單位主動對接國鐵濟南局煙臺車務段,聯合推出“一單制”鐵海快線班列,采取“班輪+班列+物流總包”運輸模式暢通煤炭保供通道。借助“大碼頭+大堆場+自動化”優勢,對煤炭接卸轉運全過程實現全流程質量管控,搭建“前港后場”模式,卸船作業中,煤炭通過密閉式皮帶機“一站式”直達地方電廠堆場,實現“貨源、港口、電廠”無縫銜接,有效降低綜合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