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石英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在湖南省湘陰縣揭牌。據悉,當地正著力開辟石英砂產業新賽道,力爭在5年內將石英砂產業打造成100億級支柱產業集群,使之成為湖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高品質硅材料基地、超白光伏玻璃石英砂生產基地。

石英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10日在湖南省湘陰縣揭牌。 湘陰縣委宣傳部供圖
“洞庭湖富含優質石英礦產資源,已探明砂石儲量達260億噸,因石英含量較高,從中提煉生產光伏玻璃的關鍵原材料低鐵石英砂難度較低。”石英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至2032年間,湘陰縣洞庭湖區域預計可產出石英砂3000萬噸,年產值有望突破10億元。
作為中國河道砂石主要生產基地,湘陰縣是洞庭湖地區中石英礦可采量最大的縣。檢測表明,湘陰河卵石二氧化硅含量超99.91%,磁選、浮選產出率在98.7%以上,品質優異。
湘陰縣區位優勢明顯,許廣高速、平益高速、G240等交通要道通達四方,虞公港常年通航能力5000噸級、豐水期可達1萬噸級,向北直達長江經濟帶,向南輻射長株潭都市圈,“公鐵水”聯運體系基本成型,貨物集散效率更高、物流運輸成本更低。
近年來,湘陰縣秉持“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產業發展”理念,充分考量本土資源稟賦與產業趨勢,精準錨定石英砂產業為核心主攻方向,著力構建具有湘陰特色的“1+1+X”現代化產業體系。

湖南省樂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有序運行中。
當天,湘陰縣石英砂產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暨樂升新材投產儀式同步舉行。湖南省樂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規模化利用河道卵石加工提取石英砂的企業。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是湖南省乃至全國第一條從河卵石中提取石英砂進行工廠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線,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值達4億元以上,年稅收5000萬元以上,可解決就業300人以上。
湘陰縣委書記、硅砂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世奇表示,湘陰將把石英砂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引擎,充分利用砂石資源稟賦和優越的區位交通,特別是虞公港優勢,精準引進一批上中下游配套企業,加快構建砂石開采、精深加工、尾料利用的全產業鏈條,著力形成“一粒砂撐起一條鏈、帶活一座城”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