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相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山西寧武榆樹坡煤業有限公司500萬噸/年礦井生產能力核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批復,原則同意項目實施。作為晉北煤炭基地軒崗礦區二號資源整合區的重點規劃項目,該項目在產能提升的同時,將通過一系列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實現煤炭資源的綠色開發與可持續利用。

項目概況:立足現有基礎,聚焦高效綠色開采
該項目位于忻州市寧武縣,井田面積15.0247平方公里,剩余可采儲量9356.54萬噸,核定開采規模為500萬噸/年,剩余服務年限13.4年。項目開采范圍為井田內F1斷層以南西南區域的2號、5號煤層(其中5號煤層硫分大于3%的區域已劃為禁采區),屬低瓦斯礦井。開采技術上,2號煤層采用綜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5號煤層采用低位綜采放頂煤采煤方法,均以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全井田劃分為2個開采水平、6個采區,目前已進入2號煤層二采區和5號煤層一采區的開采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項目依托現有工業場地,不新增占地,重點通過技術升級強化環保能力:新建井下矸石智能分選系統、200米全封閉矸石輸送廊道及80米礦井水回用管路,并完善危廢貯存庫等環保設施,在提升產能的同時筑牢生態屏障。此前,該項目已于2022年12月獲山西省能源局同意產能核增,此次環評批復為項目的合規推進奠定了關鍵基礎。
多維度防控:筑牢生態環境保護防線
批復明確要求項目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從生態、水、大氣、固廢等多維度降低環境影響。
生態保護方面:嚴格控制施工范圍,減少地表擾動,對永久基本農田、公益林等保護目標落實恢復與補償措施;對村莊、文物、公路、河流等地面建(構)筑物留設保護煤柱,確保輸氣管線與開采安全互保;建立地表巖移觀測系統和長期跟蹤監測機制,堅持“邊開采、邊修復”,選用鄉土物種恢復生物多樣性。
水環境保護方面:遵循“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則,保護基巖風化帶裂隙含水層和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含水層;對斷層等導水構造留設防隔水煤柱,嚴禁違規向奧陶系灰巖含水層排水;制定居民應急供水預案,工業場地實施分區防滲,建立地下水動態監測系統,保障神頭泉域生態安全。
地表水與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將恢河河道管理邊界外兩側1公里劃為禁采區,礦井水、生活污水處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其中礦井水可輸送至華潤電力(寧武)有限公司綜合利用;施工期強化揚塵管控,出井原煤經全封閉廊道輸送至洗煤廠,同時落實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
固廢與噪聲管理方面:掘進矸石及智能分選矸石實現井下回填,洗選矸石用于發電、建材制造等綜合利用,同步推進矸石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危險廢物規范暫存并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置,選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消聲、隔聲措施,確保廠界噪聲達標。
強化監管:落實總量控制與“三同時”制度
批復明確了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二氧化硫0.1006噸/年、顆粒物0.1260噸/年、氮氧化物1.2594噸/年,忻州市生態環境局已出具相應總量核定意見。同時要求項目嚴格遵循“三同時”制度,配套環保設施須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施工、投產,建成后及時開展竣工環保驗收,驗收合格方可正式運行,并適時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屬地監管方面,忻州市生態環境局及寧武分局將承擔事中事后監管主要責任,省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提供執法指導,確保各項環保措施落地見效。
此次山西寧武榆樹坡煤業產能核增項目環評獲批,既是對晉北煤炭基地資源開發需求的響應,更是山西推動煤炭產業綠色轉型、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具體實踐。項目的實施將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通過技術創新與嚴格監管,為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環保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