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資源廳5月8日透露,自2024年3月15日正式上線以來,湖南省自然資源全要素統一市場平臺全面整合全省自然資源要素,在要素配置效率、政務服務效能、市場活力激發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這是湖南打造的全國首個自然資源全要素市場平臺。
據悉,該平臺共上架土地、礦產、組合供應等5種“貨源”,匯集地塊規劃、區位、配套等22類信息,實現了對自然資源信息的全面覆蓋和動態更新。目前,土地一級市場累計上架宗地3315宗,面積22.38萬畝;礦產市場累計上架20宗礦業權,總面積111.88平方千米;組合供應市場累計上架20宗,資產總價值48.47億元。
平臺整合交通、能源、水利、林業、文物等跨部門12類數據資源,開發智慧選址系統,利用大數據和空間分析技術,為項目選址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支持。企業可根據項目的需求和特點,AI自動匹配生成選址方案,提前規避規劃不符、生態沖突等問題。
目前,平臺已累計為4249個項目提供選址支撐,引導175個重大項目優化選址,節約集約用地3.98萬畝。用地報批平均審核時長從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2024年在省內推出的首批9個組合供應試點項目中,有6個已落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據了解,該平臺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資源需求,建立“灣區需求—湖南供給”的跨區域要素流通通道。針對灣區產業轉移項目用地需求,平臺開設“大灣區推介”版面,智能匹配全省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內標準地、熟地資源,全面展示項目產業鏈配套、用地成本等要素,為灣區企業量身定制“選址+配套”解決方案。
下一步,湖南將建立常態化資源對接機制,針對灣區企業需求定制“要素服務包”,推動“湖南資源”與“灣區資本”深度融合;拓展碳匯交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新賽道,加強區塊鏈、AI輔助等新技術應用,推進數據跨區域流通安全認證,為灣區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投資決策支持,推動平臺向多元化、智能化、國際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