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在國務院新聞辦發(fā)布會上表示,經黨中央批準,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于2025年12月18日啟動。這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新階段,將成為我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關鍵里程碑。
對于砂石行業(yè),特別是海南地區(qū)的砂石從業(yè)者,或將迎來結構性機遇。據了解,自2022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實施以來,基建需求持續(xù)釋放,建設用砂消耗量顯著增長。全島封關后,島內砂石供應鏈將因減少外部干擾而更具穩(wěn)定性。
據悉,為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海南農墾在三亞、屯昌、儋州、陵水等布局綠色礦山建設,形成東、南、西、北全島聯(lián)動的礦產資源集群,總儲量超1.8億立方米,年產能突破2800萬噸,為海南自貿港封關的機場新建擴建、港口碼頭升級、路網建設等重大工程提供充足高品質砂石資源。
另外,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能建等央企已在海南共布局5大核心砂石項目。5大項目總投資超120億元,總儲量超2億立方米,年設計產能超4000萬噸,將有效保障自貿港建設需求。

具體如下:
1、屯昌大月嶺礦區(qū)(預計年底投產)
投資額:34.66億元
儲量:約1.2億噸
設計產能:990萬噸/年
該項目開采礦種建筑用花崗巖礦,由海南農墾聯(lián)合3家央企共建,為海南省內儲量最大凈礦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將形成每年990萬噸的砂石骨料產能。
2、定安大嶺礦區(qū)(已投產)
投資額:20.45億元
儲量:3320萬方
產能:超1000萬噸/年
該項目開采礦種建筑用花崗巖礦,由中能建裝配式建筑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期18年,今年3月底正式投產。將為海南自貿港基礎設施建設輸送源源不斷的優(yōu)質、低碳建筑材料,成為海南自貿港“綠色經濟走廊”的重要支點。
3、三亞紅巖隊-抱古村礦區(qū)(已投產)
投資額:27.8億元
儲量:4578萬方
產能:990萬噸/年
該項目是海南最大綠色礦山項目,由海南農墾聯(lián)合三亞市國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中國電建華東院等央國企共同投資建設,采用EPC+O模式,主要產品包括高品質碎石、機制砂等精品骨料,將為海南自貿港重大基建工程提供穩(wěn)定、環(huán)保的建材保障,于今年6月正式投產運營。
4、儋州端門嶺礦區(qū)(預計年底投產)
投資額:24億元
儲量:4142.6萬方
設計產能:650萬噸/年
該項目由海墾(儋州)新型環(huán)保建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設計資源處置能力2000噸/小時,主要生產骨料20-10mm(31.5-20mm)、10-5mm、機制砂0-5mm三類不同粒徑的建筑骨料及石粉(泥餅),預計年底投產。
5、樂東西郎嶺礦區(qū)
投資額:18億元
儲量:3540.69萬方
產能:420萬噸/年
該項目開采礦種建筑用花崗巖,2022年12月26日,安徽雷鳴科化有限責任公司以12.9億元成功競得該項目礦權。
上述供給或將有效支撐自貿港封關后的重大工程建設需求。而海南當地砂石需求或將增長,其砂石產業(yè)在政策驅動下或呈現“高需求、高投入、高集中”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