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行業是最早實施信息化的行業,至今已有30年左右的歷史了,但制造業的信息化遠不如象銀行、電信、保險這些行業。是什么原因造成機械制造業管理信息化進展不理想?除了我們經常講的領導重視、軟件選型、項目組織外,還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軟件和服務投入不足。在信息化總投資中計算機硬件、網絡建設占70%,而軟件和咨詢服務只占到投資額的30%。而在國外,這一數字是倒過來的,即硬件投資占30%,而軟件和服務服務占70%。軟件和服務投資不足、特別是咨詢服務投入不足直接導致就軟件論軟件,所謂的實施就是培訓用戶如何使用系統。
第二、沒有將信息化提高到兩化融合的高度去認識。至今,一些企業領導仍然將信息化視作為一種提高管理效率的技術手段,沒有認識到信息化能夠促進管理創新、業態創新、制度創新。沒有認識到企業信息化是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舉措。體現在項目實施中,主要表現為不重視管理咨詢、業務流程優化、新興業務形態的研究和組織優化,穿新鞋走老路,就信息化論信息化。
第三、總投資金額不到位。金融行業、電信行業,他們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資是非常大的。但機械制造業是一個比較微利的行業,信息化的投資有限。按照國外企業信息化投資比例占到企業整個銷售收入2%~3%這樣的水平來看,中國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投資比不到1%。這個比例是非常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