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回收業標準有望年內制定并發布
2000年,日本頒布了汽車循環利用法,這幾年成績顯著,豐田回收再生率已達95%以上,本田、日產等廠家也在汽車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國內汽車回收業一直未有嚴格標準,廠家、政府的環保力量一直都集中在研發新能源車型上,但對汽車回收這一塊關注甚少。事實上,回收不過關,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更大。
國內暫無企業
做專項回收工作
我國雖然也有專門的廢舊汽車拆解企業,但由于缺乏管理,很多廢舊汽車拆解廠跟二手車銷售網點“結合”在一起,不少已經到了使用年限的車,簡單翻新后還繼續以各種途徑進行銷售。
而企業回收方面,除了有部分企業開設了二手車回收及銷售業務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家汽車企業專門來做廢舊汽車回收工作。
一位合資品牌負責人告訴筆者,由于國家沒有強制性法律規定,回收工作很難開展,“一般來說,廢舊汽車要不就是去相關部門進行報廢,要不就是運到郊區或是小縣城二手車市場進行銷售。而后者的比率還更大,我們根本沒有回收源。”這位負責人說。
不過,盡管如此,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提出在生產環節上進行環保的概念,這主要體現在原材料的可回收率上。廣州本田是國內少數幾個提及整車材料回收率的廠商,據廠家提供的材料顯示,廣州本田生產的產品已經實現90%以上整車材料回收利用,在生產流程中多使用環保材料,減少或棄用有害材料,如含有機揮發物(VOC)的材料等。例如,在即將上市的新一代飛度身上,將更多可再生利用的烯烴雷樹脂材料應用于車內裝飾的注塑成型零部件,這樣做能大幅度提高整車的可回收率。
本土企業
難以支付高昂成本
筆者致電了幾家本土汽車企業的相關部門,當問到汽車回收方面的問題時,這幾家企業普遍感到有些茫然。一家企業在筆者致電兩天后回復,他們目前對這方面還沒有太多考慮,也沒有相關材料可提供,他們將成立新部門來負責。
一位本土汽車品牌的銷售公司經理告訴筆者,雖然中國的汽車市場還有很大潛力,但由于合資品牌眾多,在中級車以上的市場上占據的比率比較大,而本土品牌作為后來者,只在成本較低、技術含量相對而言也較低的A級、A0級市場“可以稍微說得上話”。“現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得很快,小車的利潤本來就薄,現在就更為艱難。而要做到大部分使用環保材料,無形中是給企業增加了成本,目前絕大多數企業都難以支付。”這位高層直言不諱地說。
此外,國家沒有對企業做硬性規定,也是企業“逃避責任”的說辭之一。
(源自:新華網)
自2001年我國頒布《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以來,2006年商務部曾召開會議表示對此《辦法》進行修改,但仍然未對企業做出要求。今年3月,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啟動,國家首批選取包括一汽、江淮、奇瑞3家整車生產企業在內的14家企業進行再制造試點,在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也對企業再制造行為作出規范。
據悉,新的管理辦法已被國務院列為年度一類立法計劃,有望在年內發布。不過,專家認為,報廢汽車回收行業不會一下子完全放開,會對申請企業進行嚴格的資質認證,也會有嚴格的標準進行規范。
(源自:新華網)
- 山西出臺《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實施意見》...(2020-12-17)
- 《湖北省機制砂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指南》正式發布(2020-10-15)
- 《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條件》正式印發(2020-10-12)
- 《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印發!...(2020-09-10)
- 九部委聯合發布!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2020-09-08)
- 《重慶市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2020-08-25)
- 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00萬!西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明年起施行...(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