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選礦工藝流程詳細解析
我國鐵礦由于貧礦多(占總儲量的97.5%)和伴(共)生有其他組分的綜合礦多(占總儲量的1/3),所以在冶煉前絕大部分需要進行選礦處理。
1996年全國入選鐵礦石21497萬t,占全國產鐵礦石原礦25228萬t的85.2%。入選鐵礦石生產鐵精礦粉8585.7萬t,其中重點選礦廠處理原礦10961萬t,生產鐵精礦粉4158萬t,占全國鐵精礦粉產量的48.4%。
(一)礦石破碎
我國選礦廠一般采用粗破、中破和細破三段破碎流程破碎鐵礦石。粗破多用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機,中破使用2.1m或2.2m標準型圓錐式破碎機,細破采用2.1m或2.2m短頭型圓錐式破碎機。通過粗破的礦石,其塊度不大于1m,然后經過中、細破碎,篩分成礦石粒度小于12mm的最終產品送磨礦槽。
(二)磨礦工藝
我國鐵礦磨礦工藝,大多數采用兩段磨礦流程,中小型選礦廠多采用一段磨礦流程。由于采用細篩再磨新工藝,近年來一些選礦廠已由兩段磨礦改為三段磨礦。采用的磨礦設備一般比較小,最大球磨機3.6m×6m,最大棒磨機3.2m×4.5m,最大自磨機5.5m×1.8m,礫磨機2.7m×3.6m。
磨礦后的分級基本上使用的是螺旋分級機。為了提高效率,部分選礦廠用水力旋流器取代二次螺旋分級機。
(三)選別技術
1.磁鐵礦選礦
由于礦石磁性強、好磨好選,國內磁選廠均采用階段磨礦和多階段磨礦流程,對于粗粒嵌布的磁鐵礦采用前者(一段磨礦),細粒、微細粒嵌布的磁鐵礦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礦)。我國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選機實現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國磁鐵礦選礦廠推廣了細篩再磨新技術,使精礦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左右,實現了冶金工業部提出精礦品位達到65%的要求。
2.弱磁性鐵礦選礦
主要用來選別赤鐵礦、褐鐵礦、鏡鐵礦、菱鐵礦、假象赤鐵礦或混合礦,也就是所謂的“紅礦”。這類礦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細、礦物組成復雜,選別困難。80年代后,選礦技術方面對焙燒磁選、濕式強磁選、弱磁性浮選和重選等工藝流程、裝備和新品種藥劑的研究不斷改進,使精礦品位、金屬回收率不斷提高。
3.多金屬共(伴)生礦選礦
這類礦石成分復雜、類型多樣,因此采用的方法、設備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鐵礦采用反浮選—多梯度磁選、絮凝浮選、弱磁-反浮選-強磁選、弱磁-正浮選、焙燒磁選等不同的工藝流程,以提高鐵的回收率,并綜合回收稀土氧化物。攀枝花鐵礦通過磁選獲得TFe53%左右的釩鐵精礦,磁選后的尾礦通過弱磁掃選-強磁選-重選-浮選-干燥電選,獲得鈦精礦和硫鈷精礦,回收鈦和鈷。大冶鐵礦采用弱磁-強磁和浮選,綜合回收鐵、銅和鈷、硫等元素。
關于“鐵礦 ”的資訊
- 從國家級礦山眺望未來公園:云浮硫鐵礦的綠色進化路...(2025-04-10)
- 總投資8.73億元!西部礦業肅北博倫七角井鐵礦選礦廠技術提升改造及深部...(2025-04-03)
- 寶武澳大利亞西坡鐵礦項目建成投產(2025-03-31)
- 福建最大采礦用地農轉用項目,落地龍巖!(2025-03-27)
- 該礦成功實施國內首個近礦體帷幕修復工程(2025-03-06)
- 鞍鋼礦業齊大山鐵礦推進節約型礦山建設(2025-02-11)
- 我國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再創新高(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