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會發布《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事故隱患治理工作方案》
日前,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下發了《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事故隱患治理工作方案》(簡稱《方案》),要求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采空區引發的重特大事故。
《方案》指出,我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總量大,分布范圍廣。據初步統計,到2015年底,全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共有采空區12.8億立方米,分布于全國28個省(市、區)。采空區易引發透水、坍塌、冒頂片幫等多種形式的災害,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部分礦山企業忽視采空區治理,特別是歷史遺留采空區得不到及時處理。一些中小型礦山專業技術力量薄弱,不按設計施工或無設計施工,礦柱留設不規范,造成采空區重疊、交錯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威脅礦山安全生產。在一些地方,采空區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方案》提出,要堅持“分級管控、突出重點、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原則,加強采空區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建設,扎實推進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事故隱患綜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采空區事故發生。
在時間安排上,《方案》要求,通過充填法、崩落法、封閉法、搬遷居民等治理方式,2016年要全面完成全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的調查和治理工程設計等工作,啟動“三下”(水體下、建筑物下、鐵路下)開采、石膏礦等影響大的非金屬礦采空區、大面積連片和總體積超過100萬立方米的采空區等重點治理項目。2017年要全面啟動采空區事故隱患治理項目,基本完成“三下”開采、石膏礦等影響大的非金屬礦采空區、大面積連片和總體積超過100萬立方米的采空區治理任務。至2018年,要基本摸清我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規模和分布狀況,建立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基礎檔案;要基本完成歷史上形成的、危險性大的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采空區事故隱患治理任務;要提高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企業采空區安全管理和監測監控水平,及時處理生產過程形成的采空區。
《方案》要求,各省(區、市)尤其是治理任務重的地區要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統一部署,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確保治理工作實效。要明確治理重點區域、重點礦山,根據采空區的實際狀況、開采技術條件分類治理。要加強源頭控制,標本兼治,嚴防產生新的采空區事故隱患。
- 自然資源部明確“一張圖”建設時間表和路線圖(2025-04-25)
- 河北省開展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回頭看”...(2025-03-25)
- 濰坊市9部門聯合出臺濰坊市建筑垃圾監管行動方案(2025-01-15)
- 六安市扎實推進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攻堅行動(2025-01-07)
- 海南8個部門聯合開展建筑垃圾專項整治行動(2024-12-18)
- 全鏈條治理!東莞“三步走”推進建筑垃圾全流程規范管理...(2024-10-22)
- 綜合利用尾礦資源 推動綠色循環發展—對商洛市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思...(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