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速跌破臨界點 中國外貿政策出現調整壓力
2008年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增速除在2月份因一些偶然性因素跌至6.5%以外,其他月份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速度,然而昨天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外貿出口增長17%,再度跌至20%這一敏感臨界點以下。
據海關統計,2008年上半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2341.7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5.7%。其中,出口6666億美元,增長21.9%,增速比2007年同期低5.7個百分點;進口5675.7億美元,增長30.6%。累計貿易順差為990.3億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11.8%,凈減少132.1億美元。
6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217.1億美元,增長23.3%;貿易順差達213.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0.6%,凈減少55.4億美元。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表示,2008年我國外貿出口形勢嚴峻,能夠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已經相當不錯,但20%的增速確實是個敏感的臨界點,我國外貿政策特別是出口退稅政策將面臨來自企業的巨大調整壓力。
由于國際原材料、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勞動力價格等生產成本的持續上升、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加之節能減排等政策壓力,專家估計2008年我國企業出口成本上升了20%~30%,使得以往國際市場占有率大的傳統大宗商品的出口價格優勢不再,大受沖擊,面臨生死考驗。
據海關統計,2008年上半年傳統大宗商品出口增長呈現放緩跡象。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499.6億美元,增長3.4%,比2007年同期回落18.3個百分點;鞋類出口134.6億美元,增長12.5%,比2007年同期回落4.7個百分點。
“下半年我國出口形勢還要取決于國家是否進行政策調整,如調高出口退稅政策、放寬信貸政策以扶持出口企業。”但趙玉敏說,不管政策如何選擇,全年出口增長維持在15%左右沒有問題。
“最近,國務院高層密集調研蘇浙滬魯,頻頻造訪外貿企業,目的之一就是為下半年的經濟運行尋找政策平衡點。”一位經濟專家如是認為。
但是出口企業不能依賴于政府政策的扶持,要適應市場調節的變化,主動淘汰落后產能,進行產業升級抵制市場風險。趙玉敏說,“近年來我國外貿政策強調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進產業升級,從長遠看目前這種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和淘汰風險正是我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必然要經歷的陣痛。”
華泰證券分析師崔紅霞更是非常樂觀,認為包括投資和消費在內的內需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出口增速的放緩導致我國經濟運行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
(源自:中國機電出口指南)
- 山西出臺《煤礦智能化技術創新研發中心建設實施意見》...(2020-12-17)
- 《湖北省機制砂水泥混凝土應用技術指南》正式發布(2020-10-15)
- 《貴州省機制砂石行業規范條件》正式印發(2020-10-12)
- 《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印發!...(2020-09-10)
- 九部委聯合發布!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2020-09-08)
- 《重慶市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2020-08-25)
- 違反規定最高可罰100萬!西安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明年起施行...(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