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廠破碎工藝系統改造系列之一
某銅礦選礦廠,是國家“七五”、“八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礦石6萬t,分兩期建設,第一系列3萬t/d系統于1990年底投產,二系列3萬t/d系統于1994年底投產。
該廠1995年9月對二系列3萬t/d破碎系統性能進行考核,共處理能力僅為設計處理能力的73.6%。為了提高生產能力,1999年至2000年進行技術改造,尤其是2000年底昆鼎重機圓錐的投產,二系列破碎系統處理能力達到了3萬t/d。二系列破碎系統設備聯接見圖1。
1 二系列破碎系統能力低的原因
二系列3萬t/d破碎系統設計臺效為1471t/h·臺,系統運轉率85%,日處理能力3萬t。1996~-1998年的生產情況與設計指示有一定差距,實際生產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雖然二系列破碎系統處理能力逐年提高,但是系統運轉率和系統臺效均未達到設計要求。
1.1系統運轉率低的原因
系統生產能力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停車比較頻繁,作業率比較低,1996~-1998年非生產時間如表2所示。從表2統計數據看,1996和1997年主要是檢修和其它原因影響二系列3萬t/d破碎系統運行。1998年以設備故障為主。故障主要出在圓錐破碎機、皮帶運輸機、振動篩和粗礦堆振動放礦機等關鍵設備上。
由于圓錐破碎機在設計、材質、加工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軸與水平軸斷軸、人小銅套燒黑和碎裂頻繁。1995—1998年斷軸12根,1998和1999年更換19付人小銅套。此外還有潤滑油進水、進塵,主機架變形使備件準備和檢修拆裝困難等問題。
皮帶運輸機原設計人部分選用NN—200(6+3)尼龍6型,皮帶強度偏小,常發生皮帶拉斷現象,同時皮帶接頭的搭接方式和膠接工藝存在問題,造成皮帶接頭質量小穩定,易脫層、拉裂。1998和1999年皮帶更換、膠接達20次。
皮帶驅動減速機功率偏小,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斷齒、斷軸現象,1998和1999年減速機檢修達23次。
卸料小車和可逆皮帶移動小車行走驅動系統結構不合理,1998—1999年6#可逆皮帶故障45次,10#皮帶卸料小車故障57次,16#皮帶卸料小車故障21次。
皮帶制動裝置制動效果差。當運行過程中皮帶需緊急停車時,常出現皮帶倒退現象,造成人量的礦石從皮帶上滑下,將尾部埋住。
重錘式拉緊裝置,具拉緊力是恒定的,皮帶打滑時不能增加拉緊力,人人縮短皮帶使用壽命,加速驅動滾筒襯膠磨損。
14#皮帶機坡度人,且尾部離受礦點距離短,運行時,皮帶上的礦石易從受料點處滑到尾輪,造成皮帶跑偏,尾輪被埋死。
皮帶受料點落差人,礦石對皮帶汁擊人,皮帶托輥常從支架上彈出,使皮帶被托輥支架劃破。
振動篩篩網使用壽命短,鋼絲篩網使用壽命只有7—10天,普通橡膠篩網易變形脫落,且篩分效率低。激振器易漏油、甩油,軸承易燒壞,振動篩運行可靠性差。單篩驅動電機安裝在固定底座上,不能自動調節傳動帶的松緊,易造成傳動帶岡松弛而脫落或因傳動帶過緊而損壞電機。
粗礦堆振動放礦機處理能力小,放礦機臺數多且易堵斗,造成給礦小暢,不能滿足系統能力要求。設計強度不足,斗體及四個支撐掛耳易開裂、折斷,電機與斗體采用剛性聯接,沒有減振措施,電機常燒壞。斗體襯板、漏斗襯板使用壽命短,且更換、維修時需推空上部儲礦。
1.2系統臺效低的原因
系統臺效低于設計要求,主要表現為圓錐破碎機能力不足以及重篩和單篩篩下產率低。
圓錐破碎機能力不足。表3給出了圓錐破碎機設計數據與1999年8月考察數據。從表3可以看出,圓錐的處理能力、排礦粒度均小符合設計要求。當十碎排礦口小于22mm時,無法通過設計要求的礦量,細碎排礦口小于6mm時,容易損壞主軸、銅套、襯板等部件。因此在實際生產中,中、細碎排礦口分別調整為24—26mm和8—9mm,以增人中碎通過能力,平衡中、細碎負荷。這樣就導致中細碎排礦粒度偏粗,細碎負荷和閉路循環負荷增人,系統臺效低。
重篩和單篩篩下產率低。1999年8月19日對二系列3萬t/d破碎系統考察,重篩篩下產率僅為12.10%。達小到17%的設計要求,因而增人了后一工序設備的復合。單篩篩孔尺寸為13mm,人于設計的11mm。在此條件下,單篩篩下產率為42.6%,仍未達到設計要求的43.5%,閉路循環負荷為134.86%,大于設計的130%。
- 中國五冶集團承建若羌卡爾恰爾螢石礦選礦廠粉礦倉封頂...(2025-04-14)
- 伊朗最大鐵礦石選礦廠項目啟動(2020-07-03)
- 大吉山鎢業選礦廠黨旗飄揚在防疫、復產最前沿(2020-03-09)
- 筑牢疫情防線,礦業南芬選礦廠是這樣做的!(2020-02-12)
- “高效能、超短流程建筑骨料生產工藝關鍵技術創新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項...(2019-11-12)
- 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公司振動篩等設備招標公告...(2018-10-30)
- 合肥天鵝湖沙灘利用振動篩篩選對沙灘進行補沙7500噸(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