釩鈦磁鐵礦選礦方法
釩鈦磁鐵礦:這是我國鈦鐵礦巖礦床的主要礦石類型。根據某礦山公司的選礦研究和生產實踐,其鈦鐵礦精礦的選礦是在對釩鈦磁鐵礦石經一段磨礦(-0.4mm),一粗、一精、一掃的磁選流程磁選出磁鐵礦精礦(Fe51%~52%,TiO212.6%~13.4%,V2O50.5%~0.6%)之后的磁尾(礦)進行。
釩鈦磁鐵礦石以Fe與Ti形式致密共生賦存在鈦磁鐵礦中的TiO2(約占攀西地區TiO2總儲量的53%),由于賦存狀態、粒度,以及在高爐冶煉絕大部分沒有被還原而以TiO2形式進入爐渣的化學反應特性等因素,目前還難以用機械選礦方法回收利用。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鈦磁鐵礦的鐵、鈦、釩綜合回收而對冶煉工藝和技術的改進與提高,現已基本上打通流程,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此外,還開展了還原磨選制取鐵粉和綜合回收釩鈦的試驗。其流程是:
1.釩鈦鐵精礦——鐵粉
2.燧道窯碳還原——V2O5
3.破碎磨礦——富釩鈦料——濕法分離——重磁選分離-——TiO2
鈦鐵礦、金紅石砂礦:這是我國目前生產鈦鐵礦和金紅石精礦的主要礦石類型。根據海南中興精細陶瓷微粉總廠和海南省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沙老、南港、清瀾(鋪前)、烏場(保定)4個國有鈦(砂)礦的生產實踐,其鈦鐵礦、金紅石、鋯石、獨居石砂礦的采礦采礦的回采率>95%,貧化率<5%,選礦的總回收率達80%~85%。
為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經濟效益,減少中礦、尾礦的積壓和對環境的污染,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曾專題研究了“海南島海濱砂礦難選中礦鈦元素賦存狀態及綜合回收途徑”研究、試驗表明:
1.鈦元素主要賦存在以Ti4+與Fe2+呈類質同象置換而形成的鈦-鐵礦系列中;其中鈦鐵礦(含TiO252%~54%)和富鐵鈦鐵礦(含TiO246%)所占的比例達66.2%,其次是富鈦鈦鐵礦(含TiO256%~58%)占19.2%,鈦赤鐵礦(含TiO210.7%~19.5%)占14.6%。此外,鈦元素還少量地賦存在金紅石、銳鈦礦、白鈦石和榍石中。
2.難選中礦屬鈦鐵礦、鋯石、獨居石、金紅石、銳鈦礦等的混合礦物,礦物粒度0.2~0.08mm(屬可選粒度);采用二碘甲烷介質作“沉浮”選礦,比重<3.3的非有用礦物的上浮排除率達19.76%,比重>3.3的有用重礦物下沉產率達73.5%。
3.在下沉的重礦物中,除主收鈦鐵礦外,可綜合回收鋯石、獨居石、富鈦鈦鐵礦和金紅石;其有效的選礦流程有二:其一是有用重礦物經電磁選場強6000Oe分選出占鈦鐵礦礦物比例88.1%的磁性產品(TiO243%),再經800℃、10min的氧化焙燒,最后經場強650 Oe弱磁選,在磁選產品中可獲得TiO250%~51%的鈦鐵礦精礦產品。
其二是有用重礦物(鈦鐵礦粗精礦,含TiO243%~46%)經電選(2.1kV,120r/min),在導體產品中可獲得TiO2 51%~53%的鈦鐵礦精礦產品。
4.在經場強8000—12000 Oe磁選的尾礦中,再采用浮選,可獲得合格的獨居石精礦;再對其經場強>20000 Oe磁選的非電磁性重礦物尾礦中,采用電選,可在非導體性產品中獲得合格的鋯石精礦,在導體性產品中獲得合格的金紅石精礦。
國內外鈦礦資源的90%以上用于生產鈦白,鈦白的生產工藝流程,目前為止,主要有先進的氯化法、鹽酸法和傳統的硫酸法。
關于“釩鈦磁鐵礦 ”的資訊
- 四川攀枝花紅格南礦開啟實質性建設 計劃2028年底采礦2000萬噸...(2025-02-14)
- 3.58億噸!新疆哈密發現一處大型釩鈦磁鐵礦(2024-09-10)
- 百億級鈦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落戶四川攀枝花 助力打造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2024-05-09)
- 我國最大釩鈦磁鐵礦——攀枝花紅格南礦啟動開發(2024-03-27)
- 攀枝花利用釩鈦磁鐵礦尾礦資源化無害利用獲成功(2023-08-04)
- 釩鈦磁鐵礦礦物定量檢測方法有了國家標準,10月1日起正式實施!...(2023-07-21)
- 總投資20億再生資源利用項目落地石泉(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