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新鄉市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總結成績,表彰先進,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全市科技創新重點任務。市委書記李慶貴強調,要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高我市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建設創新型新鄉,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市長王戰營對我市科技創新工作作了全面總結和部署。他說,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構建“一個載體、三個體系”的決策部署,把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放在關系發展全局的高度,加大組織領導和政策扶持力度,強力推進創新載體和平臺建設,積極培育創新主體,著力優化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全市經濟社會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的能力顯著增強。
王戰營強調,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新鄉市正處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跨越發展晉位升級的重要時期,推進中原經濟區強市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幸福新鄉,關鍵在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靠科技進步、創新驅動加快“三化”協調、“四化”同步科學發展,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要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提升引領帶動能力;著力突破產業發展關鍵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深化農業科技創新,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創新服務保障能力;加快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產學研融合發展能力。
王戰營要求,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工作再上新臺階。科技創新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各級各部門要通過強化組織保障、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創新機制、落實政策措施等,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科技創新、支持科技創新的濃厚氛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強化服務保障。全市上下要始終保持科技創新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務實進取、真抓實干,切實抓好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努力開創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
李慶貴指出,近年來,我市堅持用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機制、創新的舉措推動工作,積極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呈現了晉位升級的良好發展態勢。“十一五”以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四大班子和全市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GDP從全省的第10位上升到了第9位,一般預算財政收入從全省的第7位上升到了第3位。這些成績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創新,包括產業的創新、技術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工作思路的創新等。創新已經成為新鄉工作的常態,也正是由于創新才有了新鄉當前的大好局面。
李慶貴就進一步做好科技創新工作強調了以下意見:
一、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新鄉是革故鼎新之地,有創新的優良傳統,有很多企業依靠科技創新,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正是創新的魅力所在。科技創新,技術突破至關重要。正是因為始終注重科技創新、持續開展技術攻關、掌握核心技術,我們的一些企業才不斷做大做強,成為行業龍頭,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成為行業科技創新發展的典范。新鄉處于中部內陸,加工工業的比重達到95%,是典型的加工工業城市,既不具備資源優勢,也不具備沿海城市的信息、資本、人才等要素優勢。特別是隨著能源、原材料價格不斷的上漲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上下游產業雙向夾攻的不利形勢下,要想實現建設幸福新鄉和中原經濟區強市,綜合實力邁入全省前列的目標,惟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新鄉的技術創新已經成為自覺行為,全市上下要從戰略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提高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新鄉重要性的認識,努力開創科技發展新局面,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明確工作目標。新鄉科技創新工作已經處在全省前列,具有良好的基礎和優勢,也還有相當大的潛力。省委、省政府決定建設“鄭洛新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這是對我市科技創新的充分肯定,更是責任和重托。
我市制定的《新鄉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15年進入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行列,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要達到2%,確保新實施省重大科技專項10項以上,力爭保持全省第一。我們要瞄準這些目標,立足先進,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三、加強研發能力建設。一要打造企業技術研發平臺。科學規劃布局,創建一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平臺。二要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對科技投入的杠桿作用,引導企業、社會等各類資金全方位、多層面支持和參與自主創新。三要加強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圍繞我市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技術攻關,破解技術瓶頸,掌握核心技術。要更多地爭取國家重點科技項目和省重大科技專項,力爭實現更大的突破。四要大力實施品牌強市和專利興市戰略。著力引導企業把產品經營、資本經營、品牌經營密切結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使生產要素向名牌產品生產企業集中,不斷提升自主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四、加強創新型體制機制建設。積極引導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各類創新型合作組織,圍繞新鄉的發展目標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政、產、學、研結合的水平,建立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的創新型機制。要重視機制建設,把科研力量的優勢和市場相結合,形成好的導向和有利于創新的機制,使其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解決技術難題。
五、加快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科技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等創新孵化平臺,大力發展技術咨詢、評估等技術中介服務機構,逐步完善科技成果培育轉化服務體系。要建立“投、保、貸、補、扶”一體化的科技投融資體系。要加快構建各類科技資源共享平臺。
六、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市委、市政府把2013年作為“科技創新年”,要不斷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和市場環境。要堅持人才興市,完善人才培養、使用、引進機制,搭建好的平臺,改善環境,努力發現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吸引高層次人才來新工作。要把創新融入新鄉發展的血脈和城市精神之中,在全社會推崇首創精神,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尊重勞動的良好風尚。
七、加強在各領域的改革創新。新鄉的發展,總體上仍處于負重前行、爬坡上坎的階段。我們不僅要在科技創新上繼續求突破,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還要在各個領域探索創新,堅持用創新的思路謀劃發展、破解難題,打造中原經濟區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要大力發展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統籌城鄉發展、城市管理、四位一體服務監督體系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推動重點工作順利開展。我們還將通過健全領導干部業績檔案、完善干部評價機制,注重在經濟發展主戰場、重點工作、克難攻堅戰中選拔干部,倒逼我們的干部去創新思路,創造性地工作。
八、加強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組織領導。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強化政策措施,完善科技發展規劃,研究解決重大問題。要充分利用省部會商和廳市會商工作機制,推動我市科技創新。科技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注重統籌協調,抓好業務指導,及時提出對策建議;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省、市有關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通過加強配合,分工負責、協調推進。要強化考核獎勵,繼續把自主創新目標納入市政府目標管理,不斷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優化考核管理辦法,加強督查考核。
李慶貴最后強調,“新鄉之新,在于常新”。加快創新型新鄉建設,是新鄉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晉位升級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為建設幸福新鄉和中原經濟區強市提供不竭的動力。
市領導周海深、王炳奇、王曉然、王保旺、孫國富、王治通、楊書廷、劉森、王玉民、周世杰、王煒東出席大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治通主持會議。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曉然宣讀了表彰決定,會議對優秀創新型企業、團隊和科技工作者進行了表彰。部分先進企業作了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