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生態賦能行動”,是淄博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六大賦能行動”之一;生態環境質量提升攻堅行動,是今年淄博市高質量發展“十二大攻堅行動”的重要一項。對于淄博而言,呵護藍天白云,守衛綠水青山,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是關鍵一環。

示范引領綠色礦山建設快速推進
走進位于淄川區的淄博山水水泥有限公司采礦區,幾臺大型工程機械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灑水車和霧炮車同步作業,藍天、青山依然清晰可見,原本以為會有漫山遍野的粉塵卻不見蹤影。
指著蜿蜒山間長達2.7公里的全封閉皮帶運輸長廊,淄博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礦長陳超告訴記者,這是企業為代替傳統汽車運輸而投資6000萬元修建的,“不僅把礦石生產成本每噸降低了1元,而且有效控制了揚塵和噪聲污染”。
不僅如此,記者還注意到,開采后的巖石需通過運輸車運送到卸車區,雖然僅隔幾百米,但車輛必須進行沖洗,沖洗車輛的水經沉淀處理后,再進行循環利用,實現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同樣位于淄川區的淄博洪泉礦業公司先后投資1.7億元,不僅購買了先進的全密閉板式喂料機和重型礦卡等設備,實現了自動化減人、機械化減人的目標,還采用高效、無塵新式破碎加工工藝流程,抑塵率達到98%以上。
“干咱這行,要想企業持續發展,不僅要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更要扔掉腦袋瓜里的陳舊觀念,擔負起肩上綠色的責任。”淄博洪泉礦業公司總經理何釗說。
洪泉礦業廠區道路兩旁的樹木郁郁蔥蔥,放眼遠處的山坡,更是一派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景象,“生態公園式礦山”已經初具雛形。
淄博市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之初,當時全市共有各類礦山66個,數量多、任務重,造成的環境問題突出。生態環保和城鄉環境既是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事關根本、事關發展、事關群眾,是不可忽視的“必答題”、不容答錯的“關鍵題”、不得旁觀的“團隊題”。
為找準工作突破點,“按照‘試點先行,摸索經驗,樹立標桿,全面啟動’的工作思路,淄博市自然資源局對全市礦山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摸排梳理,選擇了淄川區兩處露天石灰石礦和臨淄區兩處地下開采礦山作為試點,提供樣板,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淄博市自然資源局分管負責人張德平介紹。
在示范引領下,全市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得到快速推進。截至目前,淄博市已經創建完成綠色礦山23個。
科技創新成為 綠色礦山的底色
地面塌陷、粉塵污染、廢水橫流、煤矸石堆砌如山等傳統的采煤活動,對礦山環境的影響和破壞比較普遍且程度較大。
為破解這一系列難題,淄博王莊煤礦有限公司安全副礦長路連營介紹,近十幾年來,該礦累計投資4000余萬元研發高水膨脹材料充填采煤技術,以科技創新驅動引領建成了“無害化開采”的現代化新型綠色礦山。
自2013年使用該技術以來,王莊煤礦共多采出煤炭近100萬噸,礦井回采率由原來的55.6%提高到近80%,保護了良田2109余畝,同時消化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廢棄物近60萬噸,實現了資源科學置換的綠色開采和杜絕采空區危害的安全開采。
在采礦過程中,由于井下乏風常含有粉塵、瓦斯、CO、CH、NOx等有害成分,如果直排大氣,將會污染環境。王莊煤礦研發了礦井乏風余熱回收系統,不但將井下乏風中的粉塵和有害氣體成分過濾掉實現了清潔排放,而且還通過回收其中的熱量用于礦區的供熱和供冷。“僅此一項,不僅節約了70%以上的運行費用,而且每年可節省標煤6071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8.9噸。”路連營說。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綠色礦山的底色。淄博市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始終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鼓勵企業以創新拓展“綠色”發展為內涵,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淄博市礦山企業科技創新與技改研發投入達3.56億元,發明專利316項,著作權16項。
打破瓶頸制約 形成綠色礦山建設合力
綠色礦山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牽涉面廣、投資額大,推進工作中面臨著技術標準、用地管理、資金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瓶頸制約。
“為解決礦山企業提出的綠色礦山怎么建,建什么的問題,我們按照原國土資源部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制定并發布了《淄博市國土資源局關于發布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通知》,明確了煤、鐵、耐火黏土、液體礦山和露天礦山建設綠色礦山的規范要求,為全市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遵循。”淄博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孫中華介紹。
為了激勵綠色礦山建設,淄博市在落實礦產資源支持政策、保障綠色礦山建設用地、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綠色金融支持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政策。自2010年以來先后爭取國家和省級專項資金6100萬元,專項用于支持獎勵礦山企業在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上開展研究,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提高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水平,對促進礦山的綠色開采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去年省自然資源廳遴選40處綠色礦山申報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淄博市有10家綠色礦山入圍,全省占比1/4,名列山東省前列。今年,淄博市自然資源局更是一舉摘得“全國綠色礦山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獎”榮譽稱號。
目前,淄博市已累計投入綠色礦山建設資金8.55億元,全市2/3的生產礦山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計劃在今年7月底之前完成剩余12處生產礦山的綠色礦山創建任務,率先在全省全面實現轄區內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全覆蓋,基本實現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礦地關系和諧化,初步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
“我們將繼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認真履行礦山治理職責,全力做好‘山青、水秀、林綠、景美’四篇文章,以‘實’的作風、‘實’的干勁、‘實’的成績助推淄博鳳凰涅槃,加速崛起。”孫中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