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廢棄物出口在哪里,餐桌“地溝油”如何杜絕,城市垃圾又怎么處理?日前,集聚區高新片區內,一座面積約為2.7平方公里的“靜脈小鎮”城市功能性區塊已初具雛形,這里或能為那些城市化推進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找到解答。
靜脈產業何以得名?制造業為城市輸送“能量”,就像動脈一樣,相對應的,靜脈擔負著人體新陳代謝循環再利用的重要職責,衢州作為首批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以循環產業為核心打造的“循環經濟小鎮”,以巨化靜脈產業園為核心區塊,涵蓋元立、華友等大型企業,突出環保技術、環保裝備和環保運維三大主導產業,試圖解決餐廚廢棄“地溝油”、垃圾圍城的問題,目前已入選42個省級特色小鎮第二批創建名單。

鳥瞰巨化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
A 杜絕餐桌“地溝油”
調查發現,全市有餐廚廢棄物主要產生單位2460余家,每天產生的餐廚廢棄物超過100噸。市區餐廚廢棄物中,市區餐飲單位的餐廚廢棄物產生量約占總量的67%;食品加工企業和農貿市場餐廚廢棄物產生量約占總量的27%;部分家庭廚余垃圾約占總量的6%。
此前,衢州市尚未建立完善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體系。城區飯店、酒樓和單位食堂等餐飲單位產生的餐廚廢棄物主要由城區周邊的生豬養殖戶進城逐家逐戶收集。收集到的餐廚廢棄物中,下腳料和泔水主要用于喂豬,方便筷、塑料桌布等其他廢棄物則隨意傾倒在沿途的垃圾收集點混入生活垃圾填埋處理。
現已開始實施的衢州市國家級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由衢州市清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該項目采用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復合微生物智能控氧快速發酵技術,技術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國家發明獎,具有不焚燒、全密閉、轉化率高、無異味等優勢,產品為生物腐殖酸肥。

電石爐曾是巨化歷史的原點,如今作為標志性建筑,被永久保存
由于餐廚廢棄物的特殊性,實行運輸車輛沿街單獨巡回收運,需由專門人員將餐廚廢棄物收集容器集中到固定地點,集中運輸,形成獨立的收運體系。根據衢州市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的分布特點及餐廚廢棄物處理廠服務范圍內的實際情況,該項目將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設置,并由行政主管部門配合,獨立運作。
據了解,衢州市國家級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建設總投資達9383萬元,處置規模為120噸/日。目前,餐廚一期項目土石方工程正在進行中,計劃將在年內投入運行。項目建成后,可以有效緩解“地溝油”、“垃圾豬”等問題,提高餐廚廢棄物的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處理水平,保障衢州百姓的食品安全。
B 城市污水固廢無處遁形
垃圾的處置并不是簡單的處理,而應該是一個系統性的治理過程,與普通的垃圾處理模式不同,“靜脈小鎮”將構建城市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實現企業的產業轉型升級,破解衢州城市固廢處理難題,實現環境效益的最大化,讓市民享受到更多的生態產品和更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5月3日下午2點,在巨化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內,衢州市清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兩廢中心的一般工業固廢填埋場里,工人們正在作業。
近年來,隨著衢州市工業經濟和巨化集團公司化工主業的迅速發展,各類工業廢渣數量也呈現快速遞增的態勢,大部分固體廢渣通過資源利用等途徑得以消化,但部分工業固體廢渣目前還無法進行有效處置。為盡早破解這一難題,由北京中非博克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可填埋11萬立方米的工業固體廢物項目建成并投入運行,這一項目能夠滿足周邊高新園區企業今后十年的工業固體廢物填埋要求。
“不僅是工業固廢,工業廢水的排放標準也將提高,從原來的工業污水一級B排放標準,提高到現在的城鎮污水一級B排放標準。”衢州市清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靜脈小鎮”目前每天處理來自綠色產業集聚區及廿里工業園區的工業廢水5000多噸。正在調試的工業污水集中處理擴能技改項目投運后,污水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從原來每天處理1.44萬噸提高2.88萬噸。
在“靜脈小鎮”,污泥資源綜合利用裝置也成功落地。項目主要處置衢州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采用污泥直噴入窯高溫焚燒處置技術,可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置,資源化利用。
作為浙江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的第一個落地項目和浙江省第一條回轉窯協同處置污泥示范線,這套裝置也吸引了社會關注的目光。據介紹,這套裝置的投入使用,使得清泰環境危廢處置、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的三條環保裝置實現了系統閉環,使企業真正轉型為環保企業。
據悉,巨化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規劃總投資約30億元,總面積2682畝,預計將于2018年完成建設。目前,園區各類項目正在積極籌備和建設中,部分項目已經具有相當強的生產能力。項目完成建設后,整個園區將實現能源供給、廢物處理、資源循環利用等功能,年處理城市固廢60萬噸,年處理工業固廢60萬噸,年處理污水1050萬噸。
C “花園工廠”和“遺址公園”交相輝映
蘋果樹,桃樹、胡柚樹……這些水果樹,如今在巨化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內隨處可見。碧綠的湖水和幽靜的花園,還有鴕鳥和天鵝在湖邊駐留、嬉戲,這是靜脈小鎮里的生態花園,以后,這里的工廠,也將成為生態環保的“花園工廠”。
“餐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后,會按照配方研制出許多水果專用肥料,比如草莓、西瓜、蘋果、獼猴桃,以后都有專用肥料了。”工作人員介紹。
生態花園之外,巨化靜脈產業園里還建起了工業遺址公園。在巨化工業遺存保護項目一期——焦炭棚廠房加固工程現場,施工人員正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不久的將來,廠房將被改造成為科技與工業完美結合的工業藝術品展廳,來這里的人不但可以坐下來喝喝咖啡,談談生意,還能了解巨化的前世今生。
電石爐,是巨化歷史的原點——1958年5月11日,巨化第一套生產裝置電石爐動工興建,宣告了“浙西化工城”的誕生。這里曾經是巨化的驕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巨化牌”電石風靡全國,產品質量連續10年保持全國第一,1980年和1983年更是連續兩次摘得“國家銀質獎”。“十二五”期間,巨化主動關停電石爐,正式停爐的電石爐,現已成為巨化的標志性建筑,被永久保存。
作為衢州市首個工業文保單位,巨化工業遺存保護項目建設共分三期進行,首期建設工程包括焦炭棚加固、綠化、鋪裝三項內容。巨化工業遺存保護項目建成后,將為共和國化學工業留下寶貴的遺產,也將填補衢州市工業旅游項目的空白。
近年來,巨化以打造錢江源頭生態屏障為己任,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構筑了結構完善、布局合理、極具競爭力的循環經濟典型模式,企業形象、社會地位、外部評價、員工精神面貌得到新的提升。“花園工廠”、“森林巨化”顛覆了化工企業在社會公眾中的傳統印象,循環經濟助推企業進入了可持續、良性循環的軌道,獲得了國家、省市政府的高度認可。
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衢州循環經濟靜脈小鎮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并以“循環高效、動靜結合、產城融合、智慧低碳、安全生態”為五大特色,以基地的循環發展推動衢州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
綠色生產力
是最具吸引力的軟環境
走進巨化循環經濟靜脈產業園,我欣喜地發現,工業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和密封管道裝置,而是靈動的,帶著春天的綠色,這里有湖有果有鳥有工廠。
不久后,城市里最讓人頭痛的“地溝油”源頭也將被切斷,餐廚廢棄物將被資源化利用,生產出水果種植的有機專用肥。
原先的工業設備被人性化地保留下來,成為工業遺址公園中的一道風景線,工業居然變得如此有人情味了!
工業總是與我們的生活保持著或遠或近的距離,而當工業被納入有機循環的生態體系,這樣的工業與我們的生活近點,更近點了。生態循環,綠色環保,科技引領,這創新的理念引領著我們的綠色生活越來越美。
“前段日子,有一個來自比利時的跨國公司大股東專門來產業園里考察,想把放在江蘇的一個工業項目轉到這里,因為這里的科技比較創新,環境也更優美。”在產業園內,清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這句話時,一陣清風恰好吹過面龐,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頓時覺得神清氣爽起來。
的確,綠色的生產力和生活環境就是最具吸引力的軟環境。
你來,見過,就不愿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