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對智慧煤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將其納入智慧山東建設大框架一并推進。”在正在召開的山東省“兩會”上,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王端武接受記者采訪表示。
“近年來的煤礦安全工作實踐證明,在現有技術裝備和管理制度下,要想進一步提升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貫徹人少則安、無人則安的理念,智慧煤礦建設是將其變為現實的唯一途徑。”王端武說,加快智慧煤礦建設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的客觀要求。
近年來,山東的煤礦數量和煤炭產量連年下降,但產能仍維持在1.3億噸左右,排名全國第六位,仍是煤炭生產大省。煤炭產業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仍然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提升煤炭產業技術水平、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仍是一項重要工作。
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山東部分省屬礦業集團以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為手段,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已經見到了初步成效。到2018年底,全省煤礦已建成16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個無人掘進工作面,部分井下運輸皮帶、機電硐室等實現了無人值守,智慧煤礦建設已經起步,煤炭安全生產新動能已經初現。
王端武認為,山東的煤礦企業經過近年的發展,安全裝備和管理水平基本處于全國第一梯隊,在智慧煤礦建設方面有著好的基礎優勢。但是,當前山東在智慧煤礦建設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少全省智慧煤礦建設的頂層設計,山東雖然提出了智慧山東建設的要求,但是沒有將智慧煤礦建設納入其中。二是智慧煤礦建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絕大部分煤礦企業存在短視行為,在智慧建設中資金投入不多,工作進展不快。三是智慧煤礦建設存在片面性和盲目性。目前都是針對煤炭生產的局部工序進行,沒有統一的謀劃。四是智慧煤礦建設各自為戰,形式多樣,標準不統一,為將來的深度融合造成了困難。長久如此,將會制約山東智慧煤礦建設工作,也不利于全省煤炭行業的提升。
對此,王端武對加快山東智慧煤礦建設提如下建議:
一是對智慧煤礦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將智慧煤礦建設納入智慧山東建設大框架一并推進。制定建設智慧煤礦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構建協調推進機制,及時解決智慧煤礦建設過程中重點和難點問題。
二是制定扶持引導政策,激發煤礦企業開展智慧煤礦建設的積極性,引導其他相關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社會資金參與智慧煤礦建設;促進煤礦同IT企業的對接融合,集中開展多系統合成大數據平臺、生產設備故障預報、重大危險源監測、安全災害預警預報、無人工作面遙控、井下生命探測等智慧煤礦關鍵技術的重點攻關。
三是制定發布智慧煤礦建設項目指南和技術導向目錄。明確煤炭行業信息化標準化的總體架構,統一智慧煤礦建設的信息資源標準、網絡基礎設施標準、信息安全標準、應用系統標準和信息化管理標準等,為智慧煤礦建設各分項工程的有機融合奠定基礎。
四是建立智慧煤礦建設專家咨詢制度。遴選智慧煤礦建設相關專業的專業人才作為咨詢專家,對智慧煤礦建設提供智力支撐,接受相關專業咨詢和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
五是開展智慧煤礦示范單位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智慧煤礦建設全面開展。優選一批地質條件好、設備設施先進,從業人員素質高,經濟效益好的煤礦進行智慧煤礦建設的先行先試工作,探索形成智慧煤礦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標準體系,成熟后進行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