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聯發,江西省委辦公廳機關公務員,投身公益事業18年,累計志愿服務約1.8萬小時,帶動20萬名志愿者為“美麗中國”貢獻力量,引導社會大眾把參與環保活動演化為新的生活時尚,并依托“微愛公益”組織,探索出社會組織參與環境治理的新模式。

郭聯發與“微愛公益”志愿者一起跑步撿垃圾。

環保事業靠的不是一個人的竭盡全力,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
“微愛公益”讓環保成為新時尚
一邊慢跑,一邊拿著垃圾袋,將沿路看到的垃圾收集起來統一處理……在南昌市青山湖畔,“微愛公益”的志愿者們正在進行“跑步撿垃圾”活動,他們通過“慢跑+撿垃圾”的形式,引導市民提高環保意識。
市民在為“微愛公益”志愿者點贊的同時,也紛紛加入他們的隊伍。從2018年8月起,“跑步撿垃圾”活動從青山湖畔迅速增加到秋水廣場、人民公園、象湖、澄碧湖等15個活動點,參與人數很快超過10萬人次。
郭聯發2001年注冊成為青年志愿者,他到社區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參與衛生大掃除、清洗亂涂畫和“小廣告”、清理衛生死角等活動,持之以恒,不忘初心。
“環保事業靠的不是一個人的竭盡全力,而是所有人的力所能及。”多年的志愿服務經歷,讓郭聯發對環保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此,他于2012年發起“微愛公益”組織,倡導“用微愛喚起人間大愛”,不斷探索志愿服務的規范化。
如今,“微愛公益”已在江西省各地民政部門登記注冊,在28個縣市區組建了覆蓋到村的愛心團隊和23個高校服務團,帶動志愿者逾20萬人。
發揮社會組織能動性 探索環保新模式
發揮環保社會組織的積極能動性,對于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美麗中國”建設的環境治理體系有重要意義。依托“微愛公益”,郭聯發開始了社會組織參與環保的思考與探索。
2017年4月,郭聯發與省司法廳青年志愿服務團合作,在全國首創了環保公益訴訟法律志愿服務聯動機制,努力探索應對贛江及周邊水系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公益訴訟的新途徑。
他們嘗試在贛江、撫河、修河、饒河、信江分別設立環保監測點,在試點區的行政村和社區招募“微愛公益”信息員,與基層司法所聯動,著力解決環保監測早發現早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在發現或收到涉嫌環境違法信息時,他們組織司法鑒定人、公證員志愿者第一時間介入調查,對污染物快速監測、固定現場證據,并請律師志愿者實時介入,為環保公益訴訟提供一系列法律服務。
面對日益突出的環保問題,既要敢于向破壞環境者“亮劍”、讓造惡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也要積極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環境污染矛盾糾紛。為此,郭聯發在工業老城萍鄉市組建了矛盾聯調工作室,建立了包含企業、市民、環保部門在內的環保聯調微信群。通過組織周邊市民走進萍鋼、走進華能電廠等一系列大型活動,郭聯發和志愿者們讓附近居民和企業高管、員工面對面座談,增進了解,化解糾紛,共建美好家園。僅2018年,聯調工作室就成功調解了20余起環保類糾紛,并積極協助環保部門查處了養殖場非法排污、河道非法采砂、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等破壞環境案件10余起。
郭聯發為江西公益事業發展開辟了一片新天地,2018年,他榮獲全國最美志愿者、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稱號,榮登2018年“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