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招金集團一直“把礦山當生態景區來建設,把企業當星級賓館來管理”,形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公司以建設 “生態環保型、高效發展型、安全健康型、四方滿意型”的“四型”企業為目標,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目前,全公司已有11家企業通過“國家級綠色礦山”驗收、3家企業通過“綠色工廠”驗收。

深刻理解綠色礦山含義,推動綠色企業建設
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維護資源安全,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堅持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資源利用率。“綠色”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首次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綠色礦山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建設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大方向、大原則、大邏輯、大趨勢。加快推動綠色企業建設,努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已經成為近年來招金集團的主要工作方向。
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夯實綠色發展基礎
企業文化建設文化軟實力是企業除經濟技術實力、資源實力外的第三大核心競爭力,打造具有招金特色的綠色安全文化體系,是公司實施戰略、推動發展的強力保障。近年來,公司每年都會有針對性地確定年度安全環保管理總基調,特別是組織開展的綠色企業深化建設活動,將合法合規、科技興企、環境優美、資源利用、體系融合、素質優良、文化創新、社區和諧“八大提升”,作為全公司構建新時代環保發展體系、推動企業環保水平提質升級的重要抓手,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綠色文化,綠色礦山發展基礎得到深層次的夯實和提升。
持續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綠色健康發展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招金集團從企業實際出發,立足企業長遠發展,不斷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和技術創新投入,把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率作為突破企業發展瓶頸的突破口和落腳點,先后實施了“低品位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工程”“高溫高壓環境下安全高效開采示范工程”“氰化尾渣資源綜合利用工程”三大工程,盤活低品位金金屬量53噸、深部資源金金屬量131噸,實現綜合利用氰化尾渣66萬噸/年。在氰化尾渣有價元素“吃干榨凈”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無尾礦山建設。目前,已在所屬礦山企業河東金礦開展技術攻關,通過“粗尾砂制建材+細尾砂膠結充填”創新項目,實現了選礦尾砂“零排放”,為其他黃金礦山提供了成功范例,目前已有不少黃金礦山正在借鑒推廣。
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近年來,招金集團以“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為目標,不斷創新發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安全環保新型企業,并逐年加大安全環保投入力度,僅2020年就投入安全環保資金2.9億,在生產現場全面推廣“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新舉措。 自2018年開始,所屬礦山企業大尹格莊金礦試點開展智能化礦山建設項目,現已完成“礦井無人化智能裝備研制與工程示范”“無人值守智能選礦及尾礦回填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示范”“基于物聯網的井下環境感知與安全健康生產研究與示范”及“面向智慧礦山的安全生產集成與監管平臺”四個課題的攻關,共投入資金1.36億,完成了覆蓋116個數據場景、15個系統的礦山大數據及遠程控制平臺建設,為全公司其他企業“智慧礦山”建設指明了方向。
積極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彰顯國企使命擔當
招金集團作為國有企業,在發展自我、關愛員工的同時,也不忘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始終堅持企地共同發展的思路,積極做好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切實解決好企業的周邊生產、環境、發展問題,努力構建和諧健康的企地關系,實現企地共同發展。近年來,招金集團狠抓尾礦庫、塌陷區、采空區的綜合治理工作,采取壓土植被、回填夯實、植樹造林等有效措施,恢復生態平衡,改善環境質量。“十三五”以來,招金集團已投入資金6個億,治理歷史遺留塌陷區16個、回填采空區120萬立方米、綠化植被100萬平方米,不但美化了礦山環境,而且實現了“藍天、碧水、綠地”的環保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緊缺、環境問題的不斷出現以及社會矛盾的加劇,如何實現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經濟社會與人類自身的良性健康發展,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重大問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我國礦業公司高度國際化,海外權益礦山遍布全球的大背景下,招金集團已經踏上海外開發的征程,準確把握國際規則、盡快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積極構建綠色礦業發展工作新機制已經成為我們礦業公司對外開發的基礎和前提。下一步,招金集團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逐步建立起基于生態文明要求和礦業綠色發展與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將綠色成為招金集團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標志,為促進全國礦業綠色發展做出貢獻。